「本文来源:方志江苏」
明代的皇家陵墓存有6处,即南京的明孝陵、北京昌平区的十三陵、北京海淀区的景泰陵、江苏盱眙的明祖陵、安徽凤阳的皇陵以及湖北钟祥的显陵。朱元璋称帝以后,于年(洪武19年)在现今淮安盱眙建造祖陵,以“衣冠冢”的形式重葬其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祖父朱初一三代祖先。并追封高祖朱百六为玄皇帝,曾祖朱四九为恒皇帝,祖父朱初一为裕皇帝。明祖陵由于当时的建筑规模极为宏大,设有城墙3道,金水桥3座,殿、亭阁、署房、宫私宅第千间,占地公顷,被称为“明代第一陵”。
明祖陵历时28年竣工,建成后,历经年,于清·康熙十九年(年)黄河夺淮,泗州沉沦,祖陵沉于淮水。又历经年,年大旱,祖陵露出水面,重现天日。而陵墓永藏于淮水中,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座水下皇陵。尤其21对石象生石刻,是明代仪卫、服饰、禄位、朝拜制度的再现,是圣贤、盛世、符瑞、吉祥的象征,堪称中华瑰宝,世间绝无仅有。
明祖陵是怎么被发现的?
可以说,明祖陵的发现也纯属偶然。年,苏北大旱,河道水位急速下降,苏北重要的水源地、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也迎来了历史上的最低水位,一度超过了警戒线。
5月20日,当地村上的一个农民因天旱无雨,甚是焦急,便出门到湖边闲逛,一边看看天,一边看看干枯的土地和奄奄一息的庄稼。突然,他发现湖中有高高低低,奇形怪状的东西露出水面,有的若隐若现,有的似柱,有的像头,非常惊讶。便喊来其他村民,一起看个究竟,可大家议论纷纷,谁也说不出所以然。
干旱露出水平的明祖陵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村干部的耳朵里,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其中定有蹊跷,便急忙上报到乡里,乡里也不敢怠慢,即刻上报县委。很快,县文物局便组织考古队下来查看。考古专家运用了现代技术,经过详细的实地勘测,多方论证,又查阅史料,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兴奋地说“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啦!”原来这就是消失了几百年,史书上记载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座明代第一陵,沉睡于洪泽湖水下年后因大旱才得以重见天日,外罗城墙遗址“水落石出”,建筑构件遗存零乱地分散在全长米的中轴线的甬道上,其中有倒在泥水中的21对石象生。大水塘下隐约露出的几座拱形门,那是墓穴,下面并排安放着六口棺椁。
年,省文化局组织了专门工程队伍和专家,运来了木材、钢材等修建物资,开始了明祖陵修复工程。刚刚动工,“文革”开始,这项工程被迫停止。年底,省文化局组织有关专家,专门召开论证会并拨款5万元,盱眙县管镇乡(当时归泗洪县)人民政府组织余民工,参加明祖陵修复工程。使被洪水淹没长达余年的明代第一陵的珍贵石刻重见天日,使明祖陵初步得到局部的恢复。经过几十年的逐步修复,现在明祖陵已有一定规模,成为旅游开放的一大景观。
明祖陵的传奇故事
洪武元年(年),明皇追封祖父朱初一为熙祖裕皇帝,祖母王氏为熙祖裕皇后。裕皇帝、裕皇后何时崩,葬于何地,均无记载。《明史》记载,朱元璋自登帝位后,多次遣官寻找祖陵未果。最终朱贵献图,熙祖裕皇帝、裕皇后合葬于杨家墩,是建在盱眙境内最早的明代陵墓。又记:“熙祖陵,明·洪武二年加号英陵,后改为皇陵。”
明·万历《帝乡记略》记——
“祖陵在泗州城北十三里,祖考熙祖皇帝、皇祖妣熙祖裕皇后合葬墓陵也。祖陵而未知所在,有言在朱家巷者,命筑土为万岁山,有司修筑路。太祖躬临拜祭,遂土崩,分为深涧。太祖怒,重罚言者。犹记皇姑孝亲公主曾言,熙祖墓在泗州,相传皇姑指记裙边之处即旧陵嘴也。”
又记——
“杨家墩,即凤凰嘴,父老之相传,旧陵嘴也,熙祖真体实于此安厝。后水患,熙祖陵淹没于蓬蒿之中。洪武初年,不知祖陵所在,岁时惟遣官望祭于泗州城西湖河坝。”
熙祖裕皇帝、皇祖妣熙祖裕皇后何时崩,陵墓建于何时何地,均无记载。因此,朱元璋寻找熙祖陵墓时,有人言在朱家巷。朱元璋前去祭拜陵墓时,墓崩,重罚言者。朱元璋想起皇妹说过,熙祖陵在凤凰嘴,岁时遣官在泗州河坝望祭。
熙祖墓葬之地,明·万历《帝乡记略》记载的王文禄《龙兴寺记》中,介绍一个神奇故事。泗州基运山前杨家墩,墩有窝,熙祖常临其中。一天,有师徒二道士经过此处。道士指其处曰:“若葬此,出天子。”其徒询其故。道士曰:“此地气暖,试以枯枝插之十日,必生叶。”此时,熙祖在其卧,听此言而佯睡,其徒乃以枯枝插之而去。熙祖候之十日,果生叶,拨去,另以一枯枝插之。师徒二道士复来,其徒曰:“叶何不生。”是时,熙祖在旁睨之。道士指曰:“必此人拨去矣。”熙祖不能隐。道士谓曰:“此墩显天子之气,汝有福,殁当葬此,出天子。”熙祖以语告之仁祖后,熙祖殁,果得葬,葬后其土自壅为坟。半岁陈太后孕,生朱元璋。
明·万历《帝乡记略》记:洪武十七年(年),有署令朱贵,先充龙骧卫小旗,家泗州招贤人(明朝属盱眙),年假回家祭祖。年假后,赉捧祖陵家图,亲赴太祖高皇帝御前献画图贴说:“基运山杨家墩是熙祖裕皇帝,熙祖裕皇后之墓。识认宗室相同,愿守祖陵根本。”明皇授朱贵祖陵署令,后改为奉祀,赐四宅、钞币等物,赐百户之官,今世袭主奉祀。”朱贵是朱元璋宗室之人,年假回到家乡泗州,找到熙祖陵墓,并画图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喜出望外,赐朱贵财物和祖陵署令官位,并世袭。从此,每岁正旦、清明、中元、冬至、每月朔望,署官供祭行礼,在其地望祭熙祖陵墓。
明祖陵规模
洪武十八年(年),朱元璋遂令懿文皇太子率领文武郡臣、诸色人匠,开始修建明祖陵。并圣御,修建祖陵时,不动旧陵嘴及杨家墩之土,恐泄王气也。洪武十九年(年)陵墓建成;至永乐十一年(年),明祖陵园竣工。现从明·万历《帝乡记略》、明·万历《帝里盱眙县志》中,摘录部分文献,阐述明祖陵建造经过及规模。
洪武十八年(年),筑外罗土城九里三十步,内城四里十步,栽松柏树七万余株。洪武十九年(年),修陵工完,命皇太子奉三灵帝衮冕冠服,葬衣冠。洪武三十年(年),于东门外河泊断地置立窑厂,烧砖修建监造官厅。至永乐十一年(年),历时28年,明祖陵修建竣工。
明代祖陵长方形,南北走向,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十分壮观。现从遗址来看,从石刻群往北,是棂星门遗址和正殿遗址。正殿遗址有石础28个,可见正殿规模气魄之壮丽。
明祖陵虽崇丽无比,遗憾的是它不处在高山大阜之侧,而是在有“九岗十八洼”之称的丘岗之地。明弘治七年(公元年),刘大夏筑太行堤阻断黄河北支,使南支夺淮入海后,河道开始紊乱,淮河中、下游连年洪水泛滥,祖陵不断遭受水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年)后,在陵东不断增修堤防。到清康熙十九年(公元年),明祖陵和泗州城终于被滔滔洪水吞没。经过湖水长期的浸蚀和冲击,坟丘已被荡平,原先地面的砖木建筑大多毁坏,仅余下棂星门、正殿、东西两庑遗址和残存的30多个大型柱础、砖砌拱顶建筑3座,但神道两侧的21对石像大多完好。年,洪泽湖水位下降,明祖陵才得以重见天日,但木制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剩外罗城城墙以及后来发掘修复的石像。
年干旱,明祖陵重新露出水面。年起,盱眙县政府开始修复。
修复石象
如今,明祖陵景区景点:陈列馆,朱氏世德碑记,即朱元璋写的自传;明太祖世系表,介绍大明王朝16位皇帝在位情况;明祖陵沙盘,介绍景区全貌;明代帝陵体系,介绍明祖陵、明皇陵、明孝陵、明显陵以及明十三陵的基本情况及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区:神道石刻,其两旁有21对神道像,主要由华表、麒麟、雄狮、华表、马官、拉马侍、天马、文臣、武官、近侍组成。地下玄宫,一个半圆形灰砖砌成的水塘上方并排着九个砖石拱门,顶端距地面2米,石门前建18.8米长甬道,是安葬朱元璋高祖父、曾祖父、祖父衮冕冠服墓的地下玄宫,为中国唯一水下皇陵,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帝王“遗忘”的明祖陵
明祖陵最大的悲哀不是年沉与浮,而是终明一朝年,明王室没有一个人以帝王身份拜祭过明祖陵,甚至朱元璋生前一次都没有去过。朱元璋仅命太子朱标、朝官及地方官员去拜祭祖先,并要求于城西濒河望祭。永乐大帝在兵过泗州准备攻打南京时顺便拜祭过一次,不过这时他的身份是燕王,在此后的多年漫长岁月里,没有一位皇帝到泗州拜祀祖上。
同时期的明皇陵呢,朱元璋得天下后曾三次回凤阳祭陵,朱棣在称帝后曾经二次拜祭明孝陵,三次拜祭明皇陵。既然作为明朝第一陵明祖陵,为什么会成为明朝帝王们集体忘却的纪念?这背后的原因不得而知。
尽管如此,明代祖陵祭典依旧非常隆重,祭典时间、祭之品、器、服、官、仪、文、告等方面均有规制,可见皇家祭典文化之深邃。
南京明孝陵
安徽凤阳明皇陵
明祖陵自建成后,官方制定了三条禁令,设护卫保佑,护役从事,管理严谨。
护卫。祖陵初,无兵卫。正德六年(年),巡抚都御史调遣中都(原凤阳改之)留守司李留守领兵防护。嘉靖三十二年(年),巡按御史皆遣泗州卫官军防护。嘉靖三十六年(年),特设守备官一人,率领操练泗州卫二百名守护。祖陵独在平原圹野,陵寝尤重,于是万历二十六年(年),卫士增加五百名,将七百名卫士分为两班,委任指挥一员,分管防守。
护役。洪武十九年(年),署户二十户;洪武二十一年(年),增加到五十户;洪武二十八年(年),增加到二百户;洪武二十九年(年),共三百一十四户,其中添设厨、屠、酒户十四户,窑匠十八户。成化二十年(年),補七十八户,共三百九十二户,工匠齐全。万历十一年(年),丈量祖陵粮田九百二十七顷五十六亩八分六厘六毫,其中祭田一百四十九顷,供官卫护陵人士田粮。
禁例。祖陵禁忌三条,一是针对百姓。成化十五年(年)九月初四日,钦奉宪宗皇帝旨,泗州祖陵所在,应禁场、地土,巡山官军务要常川用心巡视,不许诸色人等砍伐树株、取土、取石、开窑烧造、放火烧山、乃于皇城内外耕种、牧放、安歇作践。如自此等、或被人告发、或礼访得出,正犯处死,家口俱发边远充军。二是针对官军。巡山官军将科敛银两馈送,不行用心巡视及守备等官贪图贿赂,不行严加约束,以致下人恣肆作弊,不能禁治一体,重治不饶。弘治十四年,补充第三条,护陵管理。护陵士民一律存于户册,十年一造,送礼部备考。如逃亡者,从丁中补缺。不准滥收异姓之人充当陵内差徭,查访得出,追究不恕。
摄影by月之眸
没于湖底年
明朝弘治七年(年),“弘治三君子”之一的刘大夏主持修建了截断黄河北支的太行堤,结果黄河的大量水流顺着南支汇入淮河,沿途诸多河道从此饱受水患之苦。面对这一情况,大名鼎鼎的潘季驯提出了一个名为“蓄淮刷黄”的治水策略,核心就是以水攻水。这一省钱省力又省心的主张赢得了诸多大臣大臣的支持,最后获得了明神宗的肯定。
这一主张看上去挺美,然而无论人们怎么汇集淮河水流,也无法抵挡汹涌的黄河水,清澈的河口泥沙淤积,淮河的河床反倒被抬高,这样一来淮河水既无力抵挡黄河水倒灌,又无法奔流入海,水位渐渐升高,最后是水淹八方,祖陵也未能幸免。潘季驯的治水方案就这样在实践中被“检验”得头破血流。
▲潘季驯画像
可惜的是,这个治水方案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为了治理水患,更是成为了大臣们相互攻讦的利器、维护自身权力的法宝。支持潘季驯的大臣门不仅不采纳反对派的意见,还编造谎言说祖陵一带松柏翠绿,实在是风水宝地,丝毫不管淮河一带水患频发已是不争事实。
黄河夺淮,带来大量泥沙使得明祖陵周围湖泊水位不断抬高,康熙十九年(),这个“明代第一陵”和古泗州城一起最终没能挡住洪水的侵袭,一下子就被滚滚狂涛淹没长埋湖底,成为了全国惟一一个水下皇陵。
-END-
作者简介:夏维新,历任盱眙县广播站通讯员、党委秘书等职,退休后被盱眙县志办聘请为年出版的《盱眙县志》编辑、顾问。自参加工作后,酷爱文学创作,相继出版《碧绿的浪花》《遥夜的暖流》《走进汉字》《盱眙人文历史故事》等书籍,分别在《炎黄文化》《淮海晚报》《盱眙历史文化》等杂志、报刊发表有关盱眙历史文化的文章余篇,曾获得国家级文学创作奖两次。
审核、发布:张一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