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建党百年,在抗击外侮、振兴中华的革命道路上,不仅有铮铮铁骨的铁血男儿,也有不让须眉的巾帼英豪。
在璨若星河、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中,有一名女将军格外耀眼,但比这一特殊身份更令人赞叹的是她传奇人生。
她出生在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当过别人家的童养媳,她在战争年代两次流产、失去了生儿育女的能力,却有许多的孩子叫她“妈妈”。
她的婚姻跟随着时代变迁,如同过山车,起伏跌宕,她一生功勋卓著,却在身后未留一物,她就是李贞将军。
李贞岁送做童养媳,易名从戎,对革命忠“贞”不二
年,离清亡还有4年,清王朝数百年的腐朽统治,让无数处于社会底层的中国家庭忍饥挨饿、饥寒交迫。
就在这一年的深秋,李贞降世在湖南省浏阳县永和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父母都是耕地种田的农民,仅靠租种地主的两亩半田和捕鱼为生,收成很少,交租后剩下的粮食微乎其微,捕鱼更是不稳定,有时好几日一无所获。
他们养育着6个孩子,都是女娃,在那个时代,男娃是十分珍贵的劳动力来源,没有男孩子的家庭,压力可想而知。
而压死李贞家里的最后一个稻草是:她6岁时,忠厚老实的父亲撒手人寰,弃他们而去,让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越加贫寒、苦不堪言。
为了给子女一条生路,母亲不得不忍痛割爱,把李贞卖给了一个古姓行医人家,做童养媳,这一做就是十几年。
从出生到做童养媳,李贞没有人给她取过一个正式的名字,只是父亲在她刚出生时,因为没有盼到男娃,唉声叹气地给她取了一个小名——“旦娃子”。
在旧中国的童养媳,表面上看是东家的未来媳妇,但实际上是东家的廉价劳动力,在古家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有干不完家务和农活,她吃尽了苦头。
16岁时,她被迫与古天顺成婚,婚后仍然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痛楚与折磨。
古天顺常常抓住她的头发拳打脚踢,打得她鼻嘴出血,身上和脸上青一块紫一块。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长年累月的压抑,让儿时的李贞心里逐渐萌发出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她不甘心一辈子在别人家的欺辱和鞭笞下苟延残喘,多次寻求逃离魔爪。
年,大革命风诡云谲,湖南农民运动浪潮高涨,当时中国共产党在湖南兴办了大批的农民夜校和秘密农协组织,传播革命思想。
这年的一天晚上,姐姐告诉李贞:“共产党来到了咱们区里,组建了妇女解放协会,我们要跟着共产党一起闹革命。”
在备受折磨的苦难岁月里,“革命”或许早已在李贞的脑海里萌发了,只是没敢道出口、也没有找到引路人罢了。
而共产党的到来,让压抑了十几年的李贞瞬间仿佛一夜之间从噩梦中惊醒,找到了释放自己的出口。
第二天,她在姐姐的指引下,去秘密报名参加妇女协会。填表时,接待的同志问她填什么名字,她说娃子,接待的同志让他再取一个响亮的名字。
她的脑海中突然萌发出“忠贞不屈”的字眼,并给自己取名为“李贞”。
名如其人,在随后的战争岁月里,她以“断头流血以从之”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革命的忠诚无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年3月,19岁的李贞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党内有人不得已选择逃亡,李贞自己也被反动派列入了通缉名单。
面对如此危险的境地,李贞毫无惧色:“我李贞怕死就不参加革命,不管怎么样,我永远也不会叛党。”
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她总是站在冲锋陷阵的最前沿。
02三段婚姻、两度流产,失去生育能力,却闪耀着母性光辉
李贞的一生,经历了3次婚姻,其间既有被逼与无奈,也有传奇与佳话,既有难舍难离,也有悲痛欲绝,可谓尝尽了爱情与婚姻的酸甜苦辣。
红军时期的李贞第一段婚姻,她在旧社会作为童养媳,被迫嫁给了古天顺,成了古家的奴仆,古天顺气性暴躁,从来都把李贞当作使唤丫头看待。
一个是有着根深蒂固封建传统观念的代表,一个是有着远大革命抱负的战士,两人志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共同的志趣和志向。
在古家得知李贞被列入黑名单、四处通缉后,想方设法,公开与李贞划清界限,将象征着封建不平等婚姻关系的一纸休书送到了李贞母亲手中。
李贞获知这一消息后,不仅没有任何失落之意,而是欣然地笑了,最终,这段本不应存在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段婚姻,白色恐怖时期,李贞与张启龙共同组建了浏东游击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给予猛烈反击,在枪林弹雨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在假扮“新娘子”、突袭团防局一战中,李贞成功营救了张启龙。
获救后,有人打趣张启龙说:“这次战斗,李贞假扮‘新娘子’,救了你,如果你能真娶了她,岂不是最好的报答吗?”
没过几天,两人果真如大家所愿,喜结连理,成为革命伉俪。
张启龙但是造化弄人,这一对佳人成了湘赣苏区肃反扩大化的“牺牲品”,张启龙被批成异己分子,组织要求他俩离婚。
为了不拖累李贞,张启龙被迫同意,李贞听闻,向组织申诉,未果,只能遗憾接受,就这样,两人的婚姻被无情地拆散。
第三段婚姻,年,李贞和甘泗淇同在红六军团工作,一个是组织部长,一个是政治部主任。
在你来我往中,甘泗淇逐渐爱上了这个性情泼辣、爽快能干的姑娘。
甘泗淇第二年的新年,在从老百姓租借的一间简陋房子里,在任弼时同志的主婚下,俩人举办了一场没有拜天地等传统封建礼仪的新式婚礼,相约革命到底,誓言不离不弃。
革命年代,他俩相依相伴,携手走过长征路,并肩解放大西北,一同跨过鸭绿江,之后两人更是成就了一段“神州夫妻两将星”的美谈。
回望那个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对一名革命战士而言,面对着颠沛流离、缺衣少粮,怀孕生子是极度危险的。
年,李贞第一次怀孕,那年的冬天,湖南军阀何健命人带领一个团,气势汹汹地从长沙直扑浏阳游击队,企图将游击队一举“剿灭”。
甘泗淇和李贞怀有身孕的李贞带领30余名游击队员和18条枪,在一个名为十八折的地方遭遇敌人围攻,苦战一天一夜,被迫退守福寿山。
战友们请求护送她突围,被她严词拒绝,她说道:“在敌人面前,如果退却了,怎么让我向组织交代!”
又经过一日殊死战斗,弹尽粮绝,只剩下李贞和4名游击队员,他们最后被逼到祖师崖边。
敌人不停地嚎叫:“一定抓活的!抓活的!”
面对着敌人的叫嚣和近在咫尺的深渊,李贞坚贞不屈,振臂高呼:“决不能做俘虏,是共产党党员的,都跟我往下跳!”
话毕,便带头纵身跳下崖去,其他的游击队员们也跟着跳了下去,所幸,她和一名战士被一棵树挂住,捡回了一条命,但腹中的胎儿却不幸遇难。
李贞颤抖着双手,抱起那个在自己身体里待了4个多月的骨肉,撕心裂肺,任由泪水流淌,那种失子之痛,令人怜惜!
李贞第二次怀孕又赶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上让她就地养胎,却遭到她的拒绝。
她挺着肚子,最需要休养和营养补给,但是这一路上,啃树皮、吃草根,翻山越岭,横跨激流,严重缺衣少食,让她的身体越发虚弱。
在过草地的时候,怀孕七个月的孩子不得不早产。
在当时的恶劣环境下,李贞过于饥饿,没有奶水给孩子吃,尽管当时热心战友送来了破衣服、青稞面,尽最大努力保住孩子,但终因食不裹腹,没能等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就夭折了。
而李贞因为产后没能得到充分休息,再加上感染了风寒,导致终生无法生育。
尽管李贞失去了生育能力,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亲生骨肉,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先后领养了20余名革命烈士遗孤。
她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供他们生活、读书、成长,成为了这些孩子们心中永远的“李妈妈”!她的母爱光辉一直激励和照亮着后人!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是年9月27日下午,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授衔授勋和将官军衔仪式。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亲自把命令状和勋章授予曾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友们。
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帅中,李贞作为全军唯一一位女性将军格外惹眼。
毛主席将一级解放勋章亲自授予给她,周总理亲自授予她少将军衔,称赞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这是何等的至上荣光。
李贞彼时的心情难掩激动,将这份荣誉归功于党和人民,和她一起被授勋的还有甘泗淇将军,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一对伉俪,皆为开国将军,这在国内外都是极为罕见的,注定将载入中国革命史册,流传于世。
03“寒酸”遗物,特殊遗嘱,折射共产党人无私品格
和许多优秀共产党人一样,李贞一生艰苦朴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位居将军,但从不以权谋私。
她经常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百姓的大力支援。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我们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功。现在时代环境变了、生活条件好了,我们这些共产党党员不能忘记老百姓,更不能贪图享受,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作风。”
无论是身上穿的衣物和鞋子,还是睡觉用的被褥,都是缝缝补补数十年。
她所居住的宅子坐落在香山脚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但是年久失修,设备老化,条件简陋,夏天屋顶漏雨,冬日几户合用锅炉取暖。
上级领导多次劝她换一个条件好点的居所,都被她婉言谢绝。
年3月,83岁的李贞在北京与世长辞,结束了她60余年的奋斗一生。
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少得可怜”,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除了那4枚象征着无上荣光的勋章外,仅有一个破旧的战时用的行军箱,4把用了15年舍不得更换的藤椅,一台“雪花”牌电冰箱,还有一万多元的现金、国库券以及抗战时积累的两根金条。
就是这么一点遗物,李贞将军在最后的遗嘱中还全部捐了出去。
她在遗嘱中是这么安排遗物的:两个金条,一根捐给自己的家乡湖南省浏阳县,另一根赠给丈夫甘泗淇将军的故乡湖南省宁乡县,主要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一万余元的存款和国库券,一部分捐给宋庆龄儿童福利基金会,剩下的部分,作为自己的党费,上交党组织。
目睹“少得可怜”的遗物和“一贫如洗”的遗嘱,在场亲友和工作人员不禁泪目。
这位为祖国和人民解放事业戎马一生的巾帼英雄,身后未留一丝一毫遗产,这是何等的无私、何等的伟大!
04小结
戎马倥偬六十载,英姿飒爽写忠诚。
李贞将军用从童养媳到女将领的战斗一生诠释了坚定信仰的力量、理想信念的珍贵,诠释了她对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伟大事业的无限忠“贞”,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她。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或许很难再切身去体悟和感受旧中国的苦难境遇、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
但是李贞将军60多年戎马生涯所展现出的无惧生死的勇气、淡泊名利的情怀、廉洁自守的定力、乐于奉献的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我辈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柏颖:《李贞:对党忠贞的开国女将军》,载《长沙晚报》年11月10日第6版。
2.吴志菲:《李贞:从童养媳到开国将军》,载《党史纵览》年第1期。
3.晋江艳:《李贞:“一身正气悬山河”》,载《潇湘》》年第11期。
4.廖春梅:《“新中国第一女将军”李贞的坎坷经历》,载《档案天地》年第6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