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旺/摄

寻访将军故里

文/姜峰

1

溪水潺潺,清澈透亮,逶迤青山,郁郁葱葱。

从黄材镇到月山楠竹山屋场,是一条沩水的支流,名塅溪,沿着这条蜿蜒的溪流,要经过八个渡口,刚进山口,称为头渡水,接着是二渡水、三渡水……一直到八渡水,每一渡水,就是村舍的聚居地。

沿溪流的小径,是一个少年在一百多年前走得最多的一条路,十多公里的路程到黄材镇,不知道当年步行要走几个小时。

今天,我是驾车走公路进来的,用了二十分钟。

溪流两岸,大都是姜姓人家。路边随便问一户人家,就是姓姜。我问,甘泗淇将军的故居在哪?乡亲很热情地告诉我,“您是问姜凤威将军的故居吧?还要往上走,在八渡水楠竹山屋场”。

在八渡水,当地人指着一片空地告诉我,那里曾经就是姜凤威将军的故居之地。

其实,我心中早已清楚,为了革命,将军改名换姓,为了革命,也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女,又怎么会在乎一个故居呢?

我来寻觅的,其实是将军的人生轨迹。

2

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寅时,一个婴儿的哭声在这个山沟沟里响起,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他出生时,上面已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家中排第五,但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七,人称七伢子,后来又有两个弟弟出生。

追溯起来,姜姓祖先在塅溪流域世代耕种,按照姜姓族谱记载,后唐同光二年(年),后唐御史大夫姜德厚移居宁乡黄材镇沩水与塅溪交汇处熟乐田,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其后裔在沩水上游和塅溪两岸繁衍开来。

奇怪的是,从二十世纪初,塅溪两岸,不断地发现商周青铜器。在离月山八渡水仅1公里的左耳仑山上,出土了四羊方尊,现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在离四羊方尊出土地仅米的地方,出土了重达.5公斤被称为“中国铙王”的象纹大铜铙,而在塅溪与沩水交汇出的炭河里,出土了世界上唯一以人面为主饰的商代青铜人面方鼎,后来成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离八渡水仅3公里的地方,有一片散发异香的神奇的香榧树原始森林。姜姓祖祖辈辈似乎就是为守候这商周青铜器而来。

七伢子的先祖在这里过着耕读传家的农耕生活。其祖父姜鹏鸣(字昭汉),善于伐木烧炭,将自己和农户烧制好的木炭运到黄材炭河里,再用木船沿沩水运到宁乡县城售卖,慢慢积累了一些财富,盖起了十来间房子,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殷实之家。但自己只生了两个女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中国传统,于是把堂弟姜骐鸣(字伯丕,号全如)的儿子姜洪瑞(字羽丰)过继为儿,延续香火。

姜洪瑞进私塾读书,学会了写状纸,帮助别人打官司,在黄材这一带小有名气。他娶了当地何家姑娘为妻,夫妇勤劳俭朴,到光绪末年,有了二十多亩薄田。但随着六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出生,老老小小,一家十来口,家中生活负担日趋加重。

七个娃娃不能全部送入学堂,按照宁乡耕读传家的老传统,儿子多的农家,常常大的在家干农活养家糊口,中间的送读书求取功名。姜洪瑞见七伢子平时喜欢看书,做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于是,把他送到六渡水本族办的私塾读书。

因为是姜姓第三十二代“凤”字派,私塾老师给七伢子取名姜凤威,字炳坤,并加以解释和鼓励:“祥麟威风,当世之英,勉之勉之,毋负我言”。

放学回家,凤威要帮着家里放牛。别的小伙伴边放牛边在河里玩水、抓鱼,而凤威手上总带着一本书。小伙伴笑他是“牛背上的书呆子”。

民国四年()三月初一,姜洪瑞帮别人打赢了一场官司,特别高兴,中午喝了一点小酒,却突然倒地不起,等郎中赶到家中,他已经停止了心跳。

父亲的英年早逝,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不幸和巨大灾难,那些逼债的、趁火打劫的涌向姜家。年轻的母亲何氏要承担抚养幼小的七个儿女的重担,哪还有钱财再送儿女上学啊。

姜凤威失学了,十二岁的少年跟着三个哥哥一起,砍柴、垦荒、种红薯、犁田、下种、收割,样样农活他都学会了。

3

心有不甘,不能这样一辈子就呆在这山冲冲里啊,姜凤威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他从同学口中得知,离家二十多公里外的水云山下有一座新式学堂,叫云山学校,他渴望到那里去读书。

姜姓家族一直有资助贫寒子弟读书的传统。母亲告诉他,黄材姜姓祠堂的族长是他父亲的至交,也许可以帮上忙。他到黄材镇上找到族长,希望得到帮助。族长和长老们商议,决定从姜姓祠堂的公款中资助这个聪明、爱读书的孩子去上学,但是,祠堂只资助学费,生活费必须自己筹备。

年秋,姜凤威走出月山冲,考入了云山学校高小十三班。他从家中自带红薯米作为主食。有时哥哥们过一段时间给他送一次,有时放假自己回家背来,二十多公里的路程,靠的是自己双腿。

云山学校,又称云山书院,始建于清同治四年(),被称为“宁乡革命的摇篮”,宁乡的革命先驱、传播革命火种的“宁乡四髯”——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王凌波都曾在这里任教。

在这里,姜凤威遇上了最好的老师。校长是王凌波,谢觉哉是教导主任,也是他的班主任和国文、历史、地理老师。此时,何叔衡虽然离开了云山学校,去了长沙,但常常回来,还通过谢觉哉资助了姜凤威生活费。

这里是一片全新的天地,学习的不再是私塾的“之乎者也”,而是有国文,也有自然科学学科,学理论,也要学技能,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代替了尊孔读经的传统理学。谢觉哉除了给他生活上的帮助,更多的是思想的启迪。姜凤威一篇《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政论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阐述时局现状和学人的责任,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和护国之责,谢觉哉批语写道:“巉思破石,炼句成金。”评列甲等,并作范文传观全校。

年7月,从云山学校毕业,姜凤威考取了长沙第十三联合中学(即长郡中学),这所在当时长沙最有影响力的官办中学,和姜凤威前后来此求学的,就有后来成为中共著名革命家的李维汉、李富春、李立三、陈赓、郭亮、曾三等校友。

在何叔衡的介绍下,他很快加入了毛泽东创建的新民学会,成为重要成员之一,参加了驱逐张敬尧的学生运动,成为长郡中学学生运动的坚强骨干。

远在黄材的姜姓家族长老们听到这些情况,很是担心,这孩子到长沙不好好读书,这样折腾下去,会给大家带来麻烦的,于是停止了对他的学费资助,他不得不又一次辍学,回到月山冲种地。

4

一年后,有好心人劝说族长,凤威这样的好后生,应该多帮助他,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的。姜姓祠堂恢复了对他的资助,他得以继续到长沙上学。

1年,姜凤威考入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现湖南大学),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年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寒假,姜凤威回到黄材,听乡亲们说起大沩镇镇长、团防分局局长杨致泽在黄材、沩山的累累罪行。

因为镇压张三元农民起义有功的杨致泽,骄横跋扈,加上他又是当时国民政府军政要员、湘军第二师师长贺耀组妹夫,他私吞省里下拨给民众的金库券款,敲诈乡民,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凭个人好恶,想杀谁就杀谁,“杀人逾百,乡民畏之如虎。”

姜凤威发动群众,组织民众游行、关店罢市,印发传单散发张贴,向省法院递交告杨致泽的状纸,向长沙《通俗日报》投稿揭露杨的罪行,为乡亲们讨回了金库券款。年7月,宁乡团防总局逮捕了杨致泽并送省法院法办。但杨在省城关押数月,未见处置。10月17日至21日,在中共宁乡特别支部组织下,在宁乡和长沙组织声势浩大的民众游行请愿活动,推选姜凤威等七人为代表,向当时的代理省长张翼鹏请愿,要求杀杨。迫于强大的民众压力,年11月13日,罪大恶极的杨致泽被枪毙于长沙识字岭。

这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很大,给民众的震动也很大。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举例说明学生和民众联合的力量,两次提到枪决杨致泽事件。

年,在姜梦周的介绍下,姜凤威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春天,23岁的姜凤威被选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告别湘江,前往伏尔加河,再到学成归来,开启了他人生新的征程。

再次回到沩水河畔,已是三十三年以后了。

5

年1月23日,三十三年前那个带领乡民与恶霸作斗争、胸怀救国救民理想的热血青年偕夫人回来了。

如今,他家喻户晓的名字是共和国开国上将甘泗淇,他的夫人是共和国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

为什么改名甘泗淇?我曾经请教过将军的侄孙姜元。

年,姜凤威回国后,在上海中共中央秘书处工作,为了隐蔽身份,他以俄文名甘斯基的谐音,改名甘泗淇。从此,后人只知有甘泗淇,而不知姜凤威。

三十三年后,再次踏上回乡的路。这一天,天空飘起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自然、淳朴而安静的山村,似乎用这种热情的方式在迎接游子的归来。

对于李贞来说,和甘泗淇结婚25年,她还是第一次来黄材。

“老李呀,你是第一次上婆家,你知道我们老家为什么叫八渡水吗?”在车上,甘泗淇对李贞说。

李贞摇头。

“这条叫塅溪的河水,发源于沩山,平时,溪水清澈,长流不断,但一下暴雨,洪水横流,溪流上没有桥,只能靠跳石渡水而过,第一次渡水的地方叫头渡水,第二次渡水的地方叫二渡水,由此类推……”

“我知道了,到你家就是要第八次渡水的地方啊!”李贞笑道。

“是啊,冬天的时候,赤脚渡水,冻得通红。现在好了,通了公路,坐在车上,迎接新媳妇到婆家,不用再脱鞋渡水了。”甘泗淇的话,说得一车人大笑。

6

大多乡亲是第一次见到将军夫妇,在人们想象中,衣锦还乡的大将军一定是衣着华丽,气派十足的。可人们见到的赫赫有名的共和国唯一一对开国将军夫妇,却是穿着旧军大衣,说话随和,面带微笑。

将军的一位堂婶仔仔细细打量他,说道:“我说凤威呀,听说你在北京当大将军,为革命立了大功,为么子还穿的各么旧的棉袄咯?”

“婶子呀,旧棉袄好啊,穿着暖和。您说我为革命立了大功,这功劳确实不细,全国解放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抗美援朝把美国人也打败了,可这功劳不是我的呀,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啊。”将军笑着回答。

有个弟弟提出:“哥哥,你在北京做了这么大的官,你的侄儿侄女还在老家当农民,您能不能在长沙或北京帮他们找一份工作啊。”

将军说道:“你们在家好好劳动,行行出状元。不能因为是我姜凤威的亲属,就可特殊照顾。如果是读书的,只要会读,我和老李就是少吃饭,也要送你们去读,你们只有通过读书,才是一条正确的路,其他的路是行不通的。”

后来,亲属中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读书,都得到了将军夫妇的资助。

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将军看到乡亲们生活虽然比新中国成立前有所变化,但日子过得还很艰难,心情很沉重。他小声对侄儿姜国璋说:“国璋呀,你是大队会计,相信你能帮我办一件事。”

将军从旧军大衣里掏出一叠钱,大概有几十元,对姜国璋说:“我三十多年没回家了,你婶子也是第一次到婆家,我来得匆忙,也快过年了,这点钱给我分配一下,分给最困难的孤寡老人,有的可以10元,有的可以8元,如果分不开,也可以5元、4元。还帮我解释一下,一是礼轻情意重,这是我和李贞的一点点心意;二是要大家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要相信党,将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当时5元多大概能买到一百斤稻谷。

“我一定把事情办好,请叔父放心。”姜国璋回答。

也有的乡亲对将军夫妇不理解,月山冲里传出“大干部也只有小人情”的说法。

7

在月山公社驻地,公社党委负责人汇报工作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拟将“月山完小”改名“甘泗淇小学”的报告给将军,并请他题写校名。

“这怎么行呀,月山完小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成‘甘泗淇小学’?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党员,只是早参加革命几天而已,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我按你们的想法做了,我就错了。”将军看了看报告,严肃地说。

“老甘说得对,同志们要理解。”见甘泗淇说话这么严肃,李贞连忙说话缓和气氛。

“你们的心情我理解,我心领了,但我不能接受,至于你们要把学校建好,这是一件大好事,我是支持的。”将军用缓和的语气说道。

公社负责人又提出,把已经破损了的将军儿时的故居修缮一下,将军说,国家还很贫穷,我们不应把钱浪费在这上面。

后来,将军夫妇为支持家乡发展,个人出资捐赠了大型拖拉机5台,大型电动机2台。几十年后,李贞逝世前,留下遗言,将自己所有家产多元银行存款、多元国库券和两根金条,一半捐给宁乡月山,一半捐给浏阳永和,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李贞说:“这也是老甘的遗愿。”

晚饭后,亲友们陪将军夫妇在溪水边散步,听见山上有砍伐树木的声音,同时,见山上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光秃秃的了,将军问怎么回事。有人回答说,大树都用来烧炭炼钢铁了。

将军叹了一口气,脱了军帽,摸着自己头发稀疏的头顶:“过去这里树大林密,可现在啊,怎么也像我的头发一样,没几根了!”

第二天离开月山时,将军叮嘱公社干部和乡亲,要多植树,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

可惜的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将军第一次回故里,也是最后一次回到家乡。

年2月5日,春节前夕,将军一早去总政大院上班,刚进电梯,脸色苍白,倒在了电梯里,医院时,这一棵赤子之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8

没有为丈夫甘泗淇留下一儿半女,对于李贞来说,是一生的遗憾。

年元旦,由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作介绍、贺龙主婚,在湘西永顺,担任红二军团政治部主任的甘泗淇与红二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的李贞结为夫妇。这场长征路上的战地婚礼,非常简朴。年7月,孕育了7个月的孩子早产后夭折了,李贞也病痛缠身,残酷的战争环境,从此让她失去了生育能力。

“老甘,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俩分手,你再娶个妻子,给你生个孩子吧!”李贞多次对甘泗淇说。

“我要的是爱人,不是孩子!”甘泗淇回答。

李贞认为,自己是童养媳出身,前面有过两次婚姻,而甘泗淇是在苏联喝过“洋墨水”的,又是初婚,自己比不上他。

“我要的是爱人”,这是多么朴素的话语,没有过多的解释,没有过多的甜言美语,却饱含了甘泗淇对妻子深情的爱。

不得不说,当时在部队高级将领里,不少人有过多次婚姻。也有老战友对甘泗淇说:“老甘呀,你革命几十年,应该有个自己的孩子啊!”,其实,这些战友是提醒他,可以再婚,可以找个人为自己生下孩子。将军听了都是一笑了之。

甘泗淇一生大多担任政工工作,先后担任红军独立一师党代表,红六军团、红二军团、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一二O师政治部主任,晋西北军区、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主任,西北野战军、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长期主管部队文艺工作。文工团里美女多,也有的文艺女兵对这位能文能武、平易近人的首长充满爱戴之情,但甘泗淇不为所动,对李贞的爱情坚贞如一,从未传出绯闻。

“老李呀,我们可以抚养烈士的儿女作为自己的儿女。”甘泗淇对妻子提议。

将军夫妇一生收养了29个孩子。这些孩子有甘泗淇和李贞老家亲属中家庭困难的孩子,而大多是烈士和战友的子女,在他们的教育下成长,个个品学兼优,先后有二十多人考上大专院校学习,在国防、科技、文教、医疗等领域作出贡献。

9

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姓名,他的名字却家喻户晓;没有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却比别人更多;没有自己的故居,乡亲们却把那一片故居之地永远留着。

将军博大的胸怀和崇高风范,永远留在故乡人民心中。

如今,原月山乡已归属于黄材镇,设有塅溪村、月山村、龙泉村。走进塅溪流域月山峡谷,山峦绵延起伏,蜿蜒迤逦,溪水静静流淌;放眼眺望,山上丛林繁茂,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溪水两岸,大多是白墙青瓦两层楼的农舍,家家户户,都通上了水泥路,有的小路旁还种上了许多不知名的野花。在八渡水,有一片荷花园,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路边竖立着“将军故里荷花园”的牌子。

乡亲们的日子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故乡的乡亲们,多么期盼,将军伉俪能魂归故里,永远和他们深爱的故乡山水在一起;乡亲们更加期盼,能够恢复建设好将军的故居,建设红色纪念馆。

“喝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后人,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我们应该把这里建设成为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热土,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共和国历史。连同四羊方尊出土地,龙泉漂流、香榧树原始森林,城墙大山森林公园等,把将军的故乡建设为红色文旅结合的美丽家园。

(本文参考了《开国名将甘泗淇李贞伉俪传》有关资料,特致谢!)

姜峰,本名:姜太军,湖南宁乡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高校教师,副教授,现供职于湖南某省直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