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联合编写的《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指出,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为.95亿元,同比增长22.43%(统计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并高于年水平(年总产值为亿元)。报告全面梳理了年我国小龙虾养殖生产、加工和流通、消费和贸易、品牌和节庆活动、饲料和调味料生产等上下游产业及政策扶持等情况,分析了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创新种养模式、夯实种业基础、补齐加工业短板、推进集群化和全产业链发展等发展建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近年来,我国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养殖模式创新发展,稻虾种养向不挖沟或少挖沟模式转变,餐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加工业、流通业、“小龙虾+”文旅产业等快速发展,全产业链和集群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小龙虾产业在保障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和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一些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特色产业。为促进小龙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指导下,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联合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编写了《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报告对年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一、产业规模年,我国小龙虾产业发展,虽然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恢复性增长。据测算,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为.95亿元,同比增长22.43%(统计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并高于年水平(年总产值为亿元)。其中,小龙虾养殖业产值.44亿元,同比增长10.03%;以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产值.51亿元,同比下降23.24%;以餐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6.49%。一二三产产值之比约为2∶1∶7(见图1)。二、养殖生产(一)面积和产量年,我国小龙虾养殖面积万亩、产量.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01%和10.02%,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见图2、3)。小龙虾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8.27%,位列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第6位(前5位分别是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见图4)。(二)养殖方式小龙虾养殖主要包括稻虾种养、池塘养殖(包括精养、蟹池混养)、藕田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以稻虾种养为主。其中,稻虾种养又以环沟模式为主,但近年来不挖沟、少挖沟模式逐渐兴起,成为各地新发展稻虾种养的重要模式。年,稻虾种养面积万亩,小龙虾产量万吨,面积和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99%、6.68%,占小龙虾养殖面积和产量的80.77%、83.54%;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最主要模式,稻虾种养分别占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及水产品产量的52.95%和61.85%。稻虾种养仍保持较快发展,但随着基数的增大,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趋于稳定,稻虾种养增速有所放缓(见图5)。池塘养殖(包括精养、虾蟹混养)、藕田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的小龙虾养殖面积万亩,产量43.36万吨,其中又以池塘养殖为主。(三)区域分布年我国有小龙虾养殖产量报告的省份23个。其中,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5个传统小龙虾养殖大省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养殖产量.11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91.55%;第6到10位依次为四川、山东、河南、浙江、重庆,养殖产量20.36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7.73%(见表1)。按县域排名,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超2万吨的县(市、区)34个,其中:湖北省12个、安徽省9个、湖南省5个、江西省5个、江苏省3个(见表2)。34个县(市、区)小龙虾总产量.35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养殖总产量的61.27%。三、小龙虾加工(一)加工企业年,小龙虾加工量约85万吨,比年略有下降,主要原因为年上半年小龙虾市场价格高于年同期,加工企业收购小龙虾普遍推迟。从年开始,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将“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列为支持方向,在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引导和带动下,各地加快推进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和全产业链发展,年全国小龙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家,新增约30家,产能提升明显。加工企业数量和产能的增长反映了业界长期看好小龙虾加工业发展。从区域分布看,小龙虾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江苏、湖南、安徽、江西等传统小龙虾养殖大省。其中,湖北省小龙虾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超过80家,小龙虾加工量超万吨企业9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年加工量超过30万吨。此外,江苏、安徽两省小龙虾加工业发展迅速。(二)加工产品小龙虾加工分为初级加工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以初级加工为主。初级加工产品主要包括速冻制品(包括速冻虾尾、速冻虾仁、速冻整肢虾)和即食食品(包括调味小龙虾、小龙虾休闲食品等)。传统的小龙虾初级加工主要是速冻制品,以速冻虾尾和速冻虾仁为主,二者之比约为2∶1。近年来,速冻制品占比逐渐下降,即食食品占比提高。即食食品中,小龙虾预制菜成为市场新宠,调味带壳虾尾、调味整肢虾等调味小龙虾需求大幅增加。我国水产品预制菜处于“蓝海市场”,小龙虾预制菜应用场景丰富,发展空间巨大。小龙虾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小龙虾加工产生的虾头、虾壳等副产物占原料的7成以上,可提取油脂、功能肽、虾青素、甲壳素、壳聚糖等物质,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等领域,综合利用潜力巨大。目前,该类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以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加工产品主要有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物产品,年处理废弃虾壳10万吨。其他养殖大省逐步涉足小龙虾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领域,年新增多条精深加工生产线,典型企业如湖南省的顺祥食品有限公司、江西省的九江凯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四、市场流通、消费和贸易(一)价格走势年,小龙虾价格企稳回升,不同规格小龙虾价格均有所上涨,但市场分化明显,大规格小龙虾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小规格小龙虾量大价低,反映了由“大养虾”向“养大虾”转变的迫切市场需求。以湖北省为例(见图6),小龙虾上市高峰期,4钱以下规格小龙虾价格约6—10元/公斤,4—6钱规格小龙虾价格约20元/公斤,6—9钱规格小龙虾价格约35—40元/公斤,9钱以上规格小龙虾价格高于70元/公斤。小龙虾价格周期性特征明显(见图7),全年走势仍然呈U型,1—3月和10—12月小龙虾传统生产淡季价格较高,5—6月小龙虾集中上市期价格较低,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价格处于最低点。(二)市场流通小龙虾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建立健全,交易市场建设和布局逐渐完善,电商平台快速介入和发展,物流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小龙虾养殖大省均建立了集交易、流通、集散、仓储功能于一体的小龙虾综合交易市场,重点县(市、区)纷纷建设小龙虾批发市场,在乡镇设立分拣中心或收购点,经纪人向农户、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收购小龙虾,经批发市场分级包装后发往外省,实现产销有效对接。湖北省现有小龙虾交易市场多个,其中:大型交易市场7个、小龙虾产地集散点多个、村镇集散点多个;物流运输线路不断开拓,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消费市场的小龙虾流通体系,其中潜江市以垂直电商交易平台“虾谷”和物流服务平台“虾谷快运”为核心,建设了覆盖周边、辐射全国的综合交易中心,入驻商户多家,可配送全国多个大中城市、0多家终端。江苏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快冷链物流服务机构建设,盱眙县与顺丰、泗洪县与京东分别签订小龙虾物流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盱眙县在建全球龙虾交易中心及冷链物流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小龙虾及其产品交易中心、冷库及物流配送中心,构建全程冷链配送体系。江西省各类物流运输组织达多个,年新增多个,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交易市场40多处,部分市场配有冷链物流设施,全年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小龙虾产品4.2万吨。河南省潢川县农都小龙虾产业园在本地和周边县区试点建设分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分支机构,在信阳市8县2区提供农达快运短驳车免费服务,20条专线通达全国多个城市,年鲜活小龙虾出货2.5万吨,累计交易额超6亿元。(三)餐饮消费近年来,小龙虾餐饮消费持续火爆,带动了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餐饮业受到较大冲击,小龙虾线下消费疲软,线上消费大幅增加。年,小龙虾线下消费基本恢复,线上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线下门店特色明显,包括小龙虾主题连锁餐厅、将小龙虾作为夏季主推菜品的饭店酒楼、以小龙虾为招牌菜品的平价餐馆和大排档等三类。一些地方通过建立小龙虾餐饮一条街、美食城,打造小龙虾美食文化地标,带动线下消费,促进餐饮企业抱团发展。年湖北省各类小龙虾餐饮实体店近2万家,产值达亿元左右。江西省各类小龙虾餐饮实体店4多家,年新增加多家。线下消费庞大的市场催生了一批小龙虾知名餐饮品牌,主产区知名餐饮品牌有湖北省的虾皇、巴厘龙虾、靓靓蒸虾,湖南省的文和友、有间虾铺等;主要消费城市知名餐饮品牌有上海市的红盔甲、沪小胖,深圳市的松哥油焖大虾、堕落小龙虾,成都市的霸王虾,北京市的胡大饭馆等。小龙虾线上渗透率逐年提高,外卖成为小龙虾餐饮消费重要渠道。据美团有关数据,年1—9月,小龙虾线上门店数量和外卖订单量均高于年同期(见图8、9)。小龙虾线上消费周期性与小龙虾生产一致,1—2月、9—12月为淡季,从3月开始,线上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5—6月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每年4—8月为小龙虾消费旺季。调味小龙虾产品类型的丰富、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以及物流运输体系的不断发展,为小龙虾线上消费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江苏省盱眙县在上海等目标城市设立盱眙龙虾中央厨房,与美团外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建立30分钟配送圈,有力促进了小龙虾即时消费。(四)进出口贸易根据海关有关统计数据,年我国小龙虾国际贸易回暖,全年小龙虾出口量.46吨,同比增长27.42%,出口额.13万美元,同比增长57.93%;小龙虾进口量.28吨,同比增长44.48%,小龙虾进口额.46万美元,同比增长80.05%。五、品牌建设和节庆活动(一)品牌建设近年来,各地纷纷发力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基于地方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和品质管理,培育了一批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在服务“三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喜人局面。目前全国各地小龙虾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共有21个,其中17个为近5年获得。在品牌共建共享方面,各地通过规范品牌授权管理,加大品牌营销推介,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不断提升。年,盱眙龙虾先后入选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单,获得“第二届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荣誉称号,根据第三方评定,盱眙龙虾品牌价值达.51亿元,位列全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11名。湖北省全力打造潜江龙虾区域公共品牌,发挥品牌溢出效应,推动品牌全省共建共享,根据第三方评定,潜江龙虾品牌价值达.8亿元。江西省以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为引领,推进鄱阳湖品牌建设,新增鄱阳湖小龙虾品牌专卖店30多家,达多家,通过鄱阳湖品牌销售的小龙虾3万多吨。依托区域公共品牌,各地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小龙虾品牌体系,取得显著成效。各地涌现了一批全国或区域性企业自主品牌,如湖北省的“楚江红”“良仁”、湖南省的“渔家姑娘”、江苏省的“红胖胖”“今锦上”等。(二)节庆活动在小龙虾集中上市和销售旺季,各地通过举办各类小龙虾节、小龙虾开捕节、小龙虾美食节、虾王争霸赛、小龙虾产业博览会等节庆活动,以节造市,拉动消费,提升品牌形象。据不完全统计,年各地举办较大规模以小龙虾主题节庆、会展等活动近30场次。其中,盱眙国际龙虾节已举办21届,湖北(潜江)龙虾节举办12届,合肥龙虾节举办20届,监利小龙虾节举办4届。一些节庆活动已成为当地城市的靓丽名片。新浪微博“潜江龙虾节”“盱眙龙虾节”等话题浏览次数超过0万。六、饲料和调味料生产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上下游和周边产业。养殖端,小龙虾饲料等投入品生产表现亮眼。据调查统计,年全国从事小龙虾饲料生产的企业约家、产量万吨、产值75亿元,生产和销售量较大的企业主要是国内大型龙头水产饲料企业,如海大集团、通威股份、粤海饲料等,反映了饲料行业对小龙虾产业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3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