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路是泗洪县的一条老街,这些年来几经改造,商铺门口宽阔的空地被改成了路面,道路宽阔,交通也比往日要发达许多。可在许多老泗洪人的心中,工人路上曾经繁华的“小市场”永远也无法忘却。笔者通过采访,深入了解到泗洪县城区中部工人路的“前世今生”。家住泗洪县城区的秦珍,曾经在泗洪县工人路上做了十几年的服装生意。工人路这些年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她说:“因为当时有一所小学在工人路附近,所以那里的人流量很大。慢慢地,卖东西的人越聚越多,买东西的人也相互介绍,这里可以说是泗洪人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了。”20多年前的工人路上,玉器摊、古董摊前总是围着一圈人,围观的大多数是年龄稍大的人。路边的理发摊顾客总是络绎不绝,理发师傅会剪的发型不多,但是手艺很好。旧书摊边上总是坐着很多读书的人,有的只是随便翻阅不买,老板也毫不介意。旧书、杂志都卖得很便宜,有客人问价格,老板就很热情地招呼:“这本两块,那本一块五!”绞面的、刮胡子的、缝补衣服的,摆摊的老板都不年轻,来消费的也都是老人。现代年轻人看到老手艺,觉得很新鲜。“卖玉器的、卖杂志旧书的、卖小吃的、卖古董的、卖衣服的……过去,工人路上的生意是很红火的。”秦珍告诉笔者,喜糖、零食、锅碗瓢盆、各种农用工具、床上用品、小家电、五金……这条路上应有尽有。现在泗洪人回想起来,虽然现在生活方便了,想买什么都会到超市,可是有些东西超市里买不到的,要是回到当年的工人路上,也可以买到。“我是年的时候开始在工人路上做服装生意的,一做就是12年。那时候工人路上的人非常多,生意很好做。一天下来,能赚将近块钱,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卖块也是有的。”秦珍说,她们卖的东西都物美价廉,所以当时的泗洪人需要什么都会到工人路上选购。在工人路上做生意,大家都很融洽。那时候生意人之间关系都特别好。都是卖衣服的,虽然存在竞争关系,但是碰上钱找不开时,大家都很热心,相互帮忙。随着时间的推移,泗洪发展得很快,工人路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路旁瓦房很矮,现在已经被高大的楼房取代。很多门面房门前的空地已被改造成路面,现在的马路比以前宽了许多。由于城市规划,当初很多摆摊做生意的人,现在已经分散到了泗洪的其他地方,有了自己的门面房。“工人路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秦珍说,她早已离开了工人路,现在租了一间门面房,继续做服装生意。她说:“当时在工人路一起做生意的朋友,很多和我一样,有了自己的店面,不用在街头巷尾风吹日晒做生意了。这些年来,工人路越来越宽阔、整洁,泗洪也变‘大’了,我们做生意的地方也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路,是城市的动脉,一条路,往往浓缩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城市的发展永无止境,但有些专属于这座城市人的记忆永远不会消失。这条工人路,历经时代变迁,见证着城市发展,也承载了泗洪人的记忆。(颜靖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5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