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城市人文与精神的映射。它传承千年、博大精深,与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
地名,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它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具象,让一切关于城市的情感和记忆,都有迹可循。
它们承载着城市变迁的印记,连在一起,便成为绍兴特殊的城市文化名片。
今天,一起来看看绍兴有哪些颇具特色和意义的地名专用字吧~
-绍兴地名专用字-
01特殊含义类
汉语拼音:fēng、fèng
地名:如严家葑、孟家葑、邹家葑、骆家葑、劳家葑、王家葑等。前两处在富盛、上蒋一带,后4处集中在越城区南部。
本义:“葑”的本义是一种菜,古书上指蔓菁、芜菁,另有“葑泥”“葑田”等词,意指长满菰根(茭白根)的水田。
绍兴“葑”的形成与鉴湖密不可分。它是唐代鉴湖南岸沿山一带一种用木架搭成、浮在水上的农田,也叫“葑田”,或者“架田”。
从上述严家葑、孟家葑、邹家葑、骆家葑、劳家葑、王家葑今天的地理位置看,均位于历史上古鉴湖湖中心区域,或许都形成于古代鉴湖围垦后湖水位下降、湖区淤积的过程中。
关于“葑田”,唐绍兴籍诗人秦系《题镜湖野老所居》云:“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
宋陈旉《农书》则详细记载了我国南方农民对葑田等不同类型田地的整治。《农书》卷上:“若深水薮泽,则有葑田,以木缚为田丘,浮系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种艺之。其木架田丘,随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
绍兴地区当时的一些豪强势力以此“葑田”侵占湖面,因此,这些带“葑”的地名,实际上是古鉴湖逐渐湮废的历史见证。周边村落的取名多是在“葑”这一名称前冠以姓氏。
汉语拼音:bǎn
地名:如尹家坂、沈家坂、小任家坂、西坂、丁家坂、南周坂、上坂、大长坂、西湖坂、白沥坂等。
本义:坂的本义是斜坡。阪田,指山坡上的田。“坂”与“畈”方言音近,字形也相近,很容易混用。“畈”字本义为平畴,成片的田地。
上述列举的地名中,有的名称当地村民两者皆用,如尹家坂也写作尹家畈。绍兴山林繁茂,水网密布,以坂为名的村庄基本沿河而建,或有田地,而且还有阪田之称,这种情况下似乎用坂或者畈均可。
旧时,绍兴城区人烟稀少,居民一般居住于街衢附近,近城四周住着大批农户,所以在府城以内,保留着大批农田。
如望花畈除种粮外,多以种养花卉为主。清乾隆《绍兴府志》载望花桥条目称:“望花桥在府学前,其旁地名上原,民多以艺花为业,故名。”直到上世纪70年代初,望花畈还有大片农田。罗门畈与其相邻。
清光绪年间《绍兴府城衢路图》均记载为“望花坂”“、罗门坂”、“北海坂”。这些地方旧时应为土坡,后来开垦种粮,字形也随之变化,不过音却未变。
所以,现在书面在用的罗门畈、花园畈、辕门畈等地名,实际应记作罗门坂、花园坂、辕门坂。
“畈”意为乡村道路两侧对称分布的农田,而绍兴人说的“坂”,是古越语“村庄”的意思。因此如今的罗门畈、花园畈、辕门畈(“畈”方言读bàn)等地名,以前叫罗门坂、花园坂、辕门坂,清光绪年间《绍兴府城衢路图》记载的“罗门坂”“北海坂”等便是很好的佐证。
汉语拼音:dài
地名:如丁家埭、谢家埭、夏家埭、郦家埭、诸家埭、薛家埭、田家埭、韩家埭、单家埭、陶家埭、陆家埭、许家埭、姚家埭等。前3处在富盛、陶堰位置靠北的丘陵平原过渡带,后几处大多集中在曹娥江古海塘下的马山、孙端一带。
本义:“埭”的本义是土坝,可见,绍兴地区现存“埭”名聚落的历史成因与水利工程及其遗存不无关系。
埭是越地古时水利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土作坝而储水。《建康实录》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较早有关建“埭”记载的古籍,东吴孙权时运河上下修建了破冈埭、长冈埭等十四道埭。
又《晋书》载,曾在越地隐居的东晋名士谢安,到新城后“筑埭于城北,后人追思之,名为召伯埭。”可见以“埭”为名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从发音来看,“埭”字很可能是古越语。
汉语拼音:héng、hèng
地名:如鉴湖镇横閍岭,平水镇横溪、横路,稽东镇横路岗。
本义:“横”的本义是本义为门前木栅栏,引申指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对。
在绍兴方言中,“横”有特别的意义,指斜、不直、不正。在山岭中则指山弯路多。“横閍岭”当地村民也写作“横祊岭”或“横棚岭”。
汉语拼音:lóu
地名:如泥婆溇、华家溇、先生溇、野毛溇、岔溇、长溇、龙潭溇、三潭溇、庙溇等。据《绍兴县地名志》(年版)载,有三百多个带“溇”的自然村地名。
本义:溇的本义为雨不绝的样子,后又有水沟之意。绍兴的“溇”却不是水沟之意。
过去水上交通发达,有民居或者大户人家要开通水路,将大江大河的水引入家门口,作为人们出行或者搬运东西的码头,同时也可以作为生活中淘米、洗菜、洗衣等的场所。水路往往位于交通要道。这些水路称为溇,绍兴称之为断头河,是某村落或某大户人家的专用水道。
绍兴是水乡,境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交错,故“溇”颇多。特别是在农村,一些村庄、聚落往往设在江边湖畔,即使离河道稍远,也要掘河引水到村头,形成“溇”,便于生活用水及舟船通达,所以绍兴以“溇”为村名者较为多见。
汉语拼音:dú、dòu
地名:如温渎、亭渎、双渎、石渎、仁渎、檀渎、夹渎、官渎、洋渎、薛渎、袍渎等,最后两个是区域泛指,现已不再是确指村落。
本义:“渎”的本义是指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古代越语中,将水沟、小渠、大川都称之为“渎”。
在绍兴,有很多包含渎的地名,指河流。且有一特征,凡有渎,必通海,即河直接通到大江大海。在过去,通往杭州湾即是通海,如洋渎、薛渎。
汉语拼音:huì
地名:如泗汇头、外汇头、段家汇、东曹汇、西曹汇、南汇、东汇头陈、孙家汇头、汇头陆、汇头王等。
本义:汇的本义为柜类器物,后引申为(河流)会合在一起。
绍兴为水乡,水网密布,纵横交错,汇在这里又有着独特的含义。绍兴是水网地区,河流交错的地方称“汇”。如四条河交错的称“泗汇头”;河流在段姓聚落交汇的称“段家汇”。
汉语拼音:bāng
地名:杨浜、茶浜、潘浜等。
本义:浜意指小河沟,常作地名用字。
在绍兴,浜有两层含义,一即小河,二是泛指,如河浜,不是指具体某一条河,而是河道总称。
汉语拼音:jīng
地名:如藕泾、朱家泾、鲁家泾、黄泾、泾口、湖浬泾、横泾、南岸泾等。
本义:泾的本义为水名,即泾水,渭水支流。古又指直流的水波。
在绍兴,河道直流的地方称之为泾。绍兴人民在直流的河道中间筑起纵向分水坝,使水左右分开,这样,河的两岸田地都能得到灌溉,这个分水坝就称为泾。
汉语拼音:sì
地名:如前泗汶、后泗汶(已废)、石泗、都泗门、锁泗桥等。
本义:“泗”的本义是鼻涕。此处解释为水名,当为引申义。
“泗”原来应为“瀃”。《集韵·寘韵》:“瀃,泄水门。”唐皎然《酬秦山人赠别二首》之二:“对此留君还欲别,应思石瀃访春泉。”“泗”与“瀃”音同,“瀃”便俗写成了“泗”,沿用至今。“瀃”与绍兴鉴湖水利有关。
古代石泗(水门)的位置当在今直落江(山阴江)与石泗村后的某条横河上,是古鉴湖的一个水利配套水门之一。
汉语拼音:pǔ
地名:如东浦、兴浦、樊浦、倪家浦、李徐浦、双浦、行浦、任家浦、王公浦、沙地浦、白浦、下浦张等。
本义:“浦”的本义为水滨。
清乾隆《绍兴府志》:“积水之区,小者为浦。”绍兴有不少村镇建于水边,故地名中带“浦”。
汉语拼音:dàng
地名:如顾家荡、蒲荡夏、迪荡等。
荡的本义为水名,后来指积水长草的洼地。
在绍兴却并非如此,尽管荡里也有水,却不是长草的地方,而是养鱼的渔场。
汉语拼音:zé
地名:如则水牌村、风则江等。
本义:“则”的本义为用刀刻鼎铭为准则。“则”通“测”,这里为测量之意。
则水牌是用于测量水位、管理水闸的标尺,便于河水上涨或者干旱时及时调整河网水位,使下游数万亩良田能够旱涝保收,相当于现在的水文站。越城区另有风则江,这两个“则”意义相同。“风则”为判断风向之意。
-绍兴地名专用字-
02特殊字形类
地名:如越城区灵芝镇里、东浦镇袁家,上虞区小越镇里等。
本义:通“峧”,指有通路的山坳冈脊。
清范寅《越谚》卷中:“哩,山坳冈脊有通路者”。见《越谚》卷中。”又见于《汉语大字典》,义项同出于《越谚》。
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记载“石潭乡,管辖袁家峧村;潞阳乡,管辖峧里……8村”。今当地村民同在用的“峧”、“蛟”,实际应为“”。
地名:湖。
本义:犭央犭茶,是《辞海》中记载的“黄颡鱼”。
历来写成“(犭央)(犭茶)”的这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南宋《嘉泰会稽志》。:“湖,镜湖之别派,字书有无,或云本狳字,传之讹也。”
乾隆《绍兴府志》:“?犭茶湖,万历志:在府城北十里,周回约广十余里,俗又呼为黄湖,为舟楫往来之道。”
嘉庆《山阴县志》:“湖周回四十里,傍湖居者二十余村。湖西尤子午之冲,舟楫往来遇风辄遭覆溺。明天启中,有石工覆舟,遇救得免。遂为僧,发愿誓筑石塘。十余年不成,抑郁以死。会稽张贤臣闻而悯之,于崇祯十五年建塘六里,为桥者三,名曰天济,盖罄资产为之,五年而工始竣。塘内舟行既可避风涛之险,兼以捍卫沿湖田囿。”
??
你读对了几个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THEEND-
文
Ding
图
越西航拍小能手、阿栋、云上绍兴
参考资料
绍兴发布等
审核
卡西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