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冬季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90104/6767889.html

状元故里读书声

文/姜峰

01

沩水滔滔,唱着一首不老的恋歌。沩江,流淌的是生命的血液。我的灵魂,已经融入你云海的澎湃和浪涛的悠扬。

少年时,伫立沩江边,总是思考,它流向何方?它的源头在哪?中年时,面对厚重的宁乡文化,总是思考,为什么说宁乡人一是会读书,二是会养猪?

会养猪好理解,宁乡是生猪大市,宁乡花猪是湖南省农产品公共区域品牌,更是有名的生猪地方品种,其原产地就在沩江支流的楚江的上游、流沙河镇的草冲村。

宁乡人会读书,怎么来理解?

自古以来,“朴耕秀读”的观念,在质朴的宁乡人心中代代传承。宁乡人对文化重视与推崇,尊重读书人、敬佩读书人、仰望读书人。

千百年来,沩楚大地,书香四溢,人才荟萃。

宁乡人会读书,是什么时候开始?源头在哪里?

我想,探寻文脉源流,总是离不开大江大河。

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消长荣枯,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流淌在东方的黄河与长江,滋润了蕴藉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神秘灿烂的楚文化。

从巍巍沩山奔腾而来的滔滔沩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宁乡人,滋养了绚烂多姿的宁乡文化。

宁乡文脉源流,即是沩水文脉源流。

当我伫立沩江源,远处,连绵山峦,气势磅礴,“山势长不改,云飞东复西”;毗卢峰下,密印寺里梵音袅袅,唐宋大诗人齐己、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刘长卿、王维、张继、陆游、张栻等在这里挥毫赋诗,弦歌不断,千年不绝。

近处,一位读书郎,从巷子口走来,前往安化,他坐在一目三界的沩江源凉亭,竟忘了时间,因为他手上捧着圣贤书。

只要到了沩江源,这位状元郎的踪影总是挥之不去。

沩江源,宁乡母亲河的源头,也是宁乡文脉的源头。

从沩江源,沿九折仑约二十余里路程,就到巷子口。沩江有南北两源,南源就在巷子口,唐宋时巷子口又称“沩源里”。

我知道,这位沩江源的状元郎,是宁乡文脉的内核,是探寻宁乡人会读书的关键。

02

巷子口,距宁乡县城73公里,又号称状元故里。从我的老家黄材镇到巷子口镇只20多公里路程。

经过状元桥,到镇中心的状元广场,这里有南宋状元易祓的雕像。

但我更想寻觅那心仪已久的“识山楼”,那里,还会传出朗朗读书声吗?

易祓(-),南宋淳熙12年()中进士,殿试第一,时称“释褐状元”。官至礼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封宁乡开囯男,为孝宗、宁宗、理宗三朝重臣。

在戏曲或者小说故事里,我们常常看到,书生进京赶考,没有了盘缠,流落到某员外家,员外家的小姐喜欢上了书生,不仅馈赠信物和盘缠,甚至还会以身相许,书生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在书生离开之后,小姐便独守空房,日夜思念,某日,外面忽然传来敲锣打鼓声音,原来是书生信守承诺,回来迎娶自己心爱的娘子,从此,二人便过上了幸福恩爱生活。也有书生始乱终弃的,成为遭世人谴责的“陈世美”。

这美好的故事只是每个读书人的向往,或者是贫困潦倒学子的美好想象。

实际上,哪有那么多状元?自隋朝到清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全国共产生了多个状元,但湖南的状元只有寥寥5人,如果还加上两位外省人到湖南参加考试的,也只有7人。

宁乡甚至长沙地区历史上考出的唯一的一名文状元就是易祓。

在巷子口镇巷市村,有一户易姓人家,世代务农,主人叫易几先,非常勤劳,家里条件还算好。

20岁就结婚的易几先,却多年未得子,直到27岁那年,继配王氏才怀孕,十月之后,又经过了两天的难产,在公元年三月初四凌晨,喜得一男孩,孩子的哭声打破了边远山村的宁静。

一家人欢天喜地,最高兴的要算孩子的祖父易妙,他是易家读过一点书的,并当过靖州永平县令,告老还乡后,早就想抱孙子了。易妙为孙子取名易祓,字彦章,号山斋。

一天,易妙带着几岁的孙子在门口玩耍。当地一位会看相算命的先生经过,见这白白胖胖的孩子,非常好奇,拿起孩子双手,左看右看。先生说:“易公,巷子口这地方,山清水秀,沩水源头,几年前,我就看过天相,迟早会有一文曲星下凡,今天看了你孙子的手相,感觉他就是下凡的文曲星”。

易妙听后高兴得不得了。从此,一门心思放在培养孙子读书上。

少年易祓勤奋苦读,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8岁就会吟诗作对,15岁通晓四书五经,有“神童”之称。

后来,易祓又遇到了一位当时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著名理学大师、湖湘学派的一代宗师张栻。

易妙早年在外做官,与张栻有交游。当易祓14岁时,祖父易妙送他到张栻创办并主讲的长沙城南书院就读。

易祓成为当时城南书院内最小的学生,他的聪明好学得到张栻的赏识。

城南书院就是后来毛泽东就读的湖南第一师范的前身。

接着,张栻主持岳麓书院七年,易祓又随张栻到岳麓书院深造。

朱熹也曾到岳麓书院讲课两个多月,与张栻进行学术交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可以说,岳麓书院是当时全国最好的书院,汇集了许多志向高远、才华卓著的求学者。后来,岳麓书院逐步演变为湖湘文化的源泉,成为湖南人的精神圣殿。

易祓到了全国最有名的大学,得到了最好的老师的教导。他在张栻的门下勤奋苦学,得到真传。

易祓和张栻不仅是师生关系,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交情。

张栻的父亲张浚,曾经是南宋的丞相,逝世后就安葬在宁乡巷子口的官山(当时称龙塘),与易祓家相距甚近。张栻每次去父亲墓前祭拜,就邀易祓策马同行,还常常在易祓家里住上几天。

张栻离开岳麓书院后,从外地来宁乡巷子口官山凭吊父亲,易祓得知也会赶回巷子口与恩师见面,在易祓家里住上一两天,然后,又会陪同恩师前往长沙。

长沙、宁乡、巷子口,师生一同来来往往。现在从长沙开车去巷子口也要三个小时行程,那时骑马要两天时间,乘马车至少要三天时间。路上要找店歇息,一路上,张栻就学问、做人的道理,品德思想等等,对易祓教诲很多。

从思想、学问、人格,易祓从恩师张栻那里得到真传。

勤奋,加上天资聪明,加上最好的老师,成就了后来的状元郎。

可惜,张栻在48岁(年)时英年早逝,没有看到自己得意门生高中状元。但张栻逝后也安葬到了宁乡巷子口官山其父亲身边,让易祓常常可以回家后到恩师墓前凭吊。

03

易祓是在他29岁那年高中状元的。他通过殿试考得第三名,负责考试的官员将前三甲名单和他们的考卷呈送给孝宗皇帝赵昚来钦点状元。

考卷就是写一篇文章。那天,孝宗皇帝赵昚认真地看着考生的考卷,可看了前两位写的文章,并不对胃口,几乎不想看下去了。

赵昚喝了一口茶,耐着性子再看第三篇,突然眼睛一亮,真是好文章!一看作者,是湖南人易祓。

“帝甚嘉之,赐封释褐状元”。

这篇令孝宗皇帝眼睛为之一亮的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呢?

这篇御试论文,标题是《萧、曹、丙、魏就优论》,全文多字,讲的就是萧何、曹参、丙吉和魏相四位名臣的治国之道。

开头是这样的:

“大臣之用天下,当维持天下之治体,而末节不与焉。即区区之末节,而较其一时之所长,则其著见于事业者,固不能无等级之辨,然非所以论大臣任天下之道也。”

看起来就是大话套话开头的“八股文”啊,不过,科举考试就是考的“八股文”。

接着进行论述:

“治天下有定体,大抵宽大乐易者有经久之谋,而刚锐果敢者皆迫切之计。为大臣者,固当培植国本,固结人心,使天下之治,至于千万世而不穷焉可也。苟惟治体不察而一切严毅者,究心焉则其目前之效非不耸然,其可嘉也,而治道之元气索矣。昔者汉家之治,源流深长,诚不可以一时之严毅为之也。萧何之画一,曹参之清净,丙吉之长者,是固足以维持汉家仁厚之政。”

易祓认为治国之道最根本的就是要“培植国本,固结人心”,施行“仁厚之政”。

通读这篇令南宋皇帝甚为欣赏的文章,其核心内容就是要推行儒家的仁政。当然,这种观点也是从恩师理学大师张栻那继承下来的。

但这种观点很合当时皇帝的味口。

孝宗赵昚是南宋第二任皇帝,也是南宋一朝最有作为的皇帝,在他时年36岁即位后,给岳飞平反,又将秦桧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重用主战派,重新拜张浚(张栻父亲)为相,整顿吏治,积极备战。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出现了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乾淳之治”。

孝宗皇帝要凝聚已经四分五裂的人心收复北方失地,举的就是仁政的牌子。

所以,写文章要有主旨,要迎合时代潮流,才能得到赏识,也许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但这样的文章不一定能够流传千古。

04

易祓为什么叫“释褐状元”?

原来宋代的科举状元有两种,一种是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后的第一名,称为制科殿试状元;另一种是经过太学学习后,选拔优等生参加殿试的第一名,称为释褐状元。两种状元的待遇相同。

释褐,原意就是脱去布衣,换上官服,从平民百姓到朝廷官员。

易祓是经过太学舍试后参加殿试的。

易祓在20岁那年完成了在岳麓书院的学业,以省试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国子监深造。国子监是宋代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也称“太学”。

易祓从长沙出发,来到京城临安(今杭州),在这里寒窗苦读近十年,以太学优等生直接参加殿试,获得状元。

金榜题名,还是头名状元,免不了在京城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这样一晃就是两个月,这可急坏了独居宁乡巷子口的妻子萧氏。

萧氏是长沙县人,其父亲萧老先生是岳麓书院的老师,也是易祓的恩师,萧老先生看中了易祓的才华,将自己年仅15岁的爱女许配给了自己的爱学生。萧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萧老先生从小就把这女儿作男孩子培养,教其诗词书画。

这位萧老先生还是有独到眼光的,选中的女婿成为长沙历史上唯一的状元。

我想到七百多年后与城南书院一脉相承的湖南第一师范,有一位姓杨的老师,也把爱女嫁给自己的学生,这位学生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

婚后,易祓在京城杭州读太学,萧氏留在巷子口,长期两地分居。这一年,易祓已高中状元,可两个多月过去了,迟迟不见回家,还杳无音信。

萧氏不高兴了,特意写了一首词《一剪梅·染泪修书》:

染泪修书寄彦章,贪却前廊,忘却回廊。功名成就不还乡,石做心肠,铁做心肠。

红日三竿未理妆,虚度韶光,瘦损容光。相思何日得成双,羞对鸳鸯,懒绣鸳鸯。

这首词很有意思,开头就是写妻子对丈夫的伤心、期盼、嗔怨、责怪:我含泪给你写信,你在京城是不是被西湖美景迷住了?连回家的路都忘却了?功成名就了也不还乡,真的是石做的心肠!铁做的心肠!

下阕写自己的相思之苦,用鸳鸯的真心相守表达对夫妻恩爱的渴望:太阳升上三杆了,我也懒得去梳装打扮,孤独的虚度光阴,人也瘦了,面容也憔悴了。日日相思,到什么时候才能成双成对?见到那一对对的鸳鸯也感到惭愧。

读来真是令人泣咽悲戚,掩卷长叹。

易祓收到妻子如泣如诉的词,深深理解妻子的一片爱心,坦诚地回了一首词《喜迁莺·春感》:

帝城春昼,见杏脸桃腮,胭脂微透。一霎儿晴,一霎儿雨,正是摧花时候。淡烟细柳如画,雅称踏青携手。怎知道,那人独倚阑干消瘦。

别后音讯断,应是泪珠,滴遍香罗袖。记得年时,胆瓶儿畔,曾把牡丹同嗅。故乡山遥路远,怎得新欢如旧。强消遣,把闲愁推入,花前杯酒。

这一唱一和,冰释了小夫妻间的嫌隙,萧氏也理解了丈夫。

但到第二年秋天,还不见丈夫回来,她的思念之情更切,于是,又写了一首词《长相思·寄彦章》:

朝有时,暮有时。潮水犹知日两回,人生长别离。

来有时,去有时。燕子犹知社后归,君行无定期。

第二年春节,易祓才从杭州回到宁乡。

这种诉说离愁别恨的夫妇唱和之作,贯彻他们一生的每次分离。

30年后,年近花甲的易祓,历经官场沉浮,被贬到广西任职。萧夫人已是四个儿女的母亲,独居宁乡巷子口。

当一场大雪覆盖小山村时,面对飘飞的雪花,这位南宋才女忍不住对远在异乡丈夫的思念,作《对雪》诗寄丈夫:

纷纷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阴速,谁使佳时感怆多。

更念鳏居憔卒客,映书无寐奈愁何。

在诗里,诉说独居的寂寞和愁闷。虽是老夫老妻,离愁别恨之情不减当年。

萧氏被称为南宋第二大女词人(李清照是第一大女词人)。易祓夫妇的词,双双被收进《全宋词》,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易祓一生效司马光拒绝纳妾,始终就是这位才女妻子。他的身体力行和谆谆教导,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子侄们。两个儿子易霖、易霦及众多侄子都为官清廉,也没有一个纳妾的。

05

金榜题名就意味着可以直接做官。由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步入仕途,没有任何政治靠山,易祓只有凭自己的勤奋努力、尽职尽责而又小心谨慎,才能走好官场每一步。

三十岁的易祓第一个官职是文林郎,属于秘书省的一个职位,相当于九品官。

经过二十年的奋斗,到五十岁时,官至礼部尚书,已是朝廷二品大员,这二十年也算顺风顺水。

在南宋这样一个特殊朝代,内忧外患,朝廷一直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之争。

易祓力主抗金,谏言“敌囯有必犯之势,中囯有必胜之理”“敌囯为外强中干之人,仅延喘息”,一直站在主战派一边。其好友姜夔、陆游、辛弃疾等,皆为主战派。

51岁那年,一场北伐战争的失败,主和派占了上风,易祓被贬出京城,到广西融州任职。

这一贬就是十年,满腔热血,报国无门。

61岁那年,他辞官回到长沙,与妻子相濡以沫,在长沙药王街隐居,过起平民生活。

距居住地半里之遥就是贾谊故居,常常流连于贾谊旧宅,自己的经历与这位古人何其相似啊!

贾谊因为贬谪到长沙,潜心于汉赋创作,著名的《鵩鸟赋》就在这里完成的。也许受其启发,易祓决定回归故里,专心学术研究。

本来参加科举考试是为了做官,谁知这官却又如此难做。

博学多才的易祓,流传于世的、更多的是晚年隐居故里25年留下的文章。

06

63岁那年,易祓回到宁乡巷子口。

当年,14岁翩翩少年,从沩水源出发,长沙、杭州、广西融州、全州,绕了一大圈,走了那么远,如今,已是早生华发,又回到原地。

从懵懂少年,到“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状元郎,从二品大员的礼部尚书,到回归布衣百姓,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也许,更向往着宁静,更向往着在这世上能留点什么。

于是,在扶王山与沩山之间,新筑一座优雅的宅院,取名“识山楼”。

山楼朱红廊柱,青色屋顶,楼上为藏书楼,楼下为读书堂,廊柱上有一自撰楹联:

尺寸井然身有主

行藏定矣梦无惊

这是自己心态的写照。

宅院占地10余亩,其中水池约3亩,名“步月池”,院中一水井,名“识山泉”。

“识山楼”座南面北。虽是隐居,却似乎又不甘心,时刻胸怀天下,想着南宋失去的北方大好河山。

为何取名“识山楼”?

易祓自写《识山楼记》,精心雕刻于一木质屏风上,立于楼堂里,阐明其筑“识山楼”之意图。取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意,取名“识山楼”。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与易祓同时代而又稍早的岳飞发出的感慨。

从29岁高中状元,30岁开始做官,到61岁退居,不也是三十年吗?本想自己一番作为,本想收复北方失地,却反遭诬陷和贬谪,大宋王朝,依旧是山河破碎。

不如筑楼识山,面对历史,面对未来。

识山,其实是识事、识人、识人生。

其后二十多年,在“识山楼”里,易祓开启他的经学苦旅。

虽然后来也曾恢复官职,但也“无班可上”,仍在识山楼里冷眼官场,苦心研读,著书自娱。

这就有了中华文化瑰宝中两部重要的经学著作,即《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十卷,此二书后来皆编入《四库全书》。另外还有《禹贡疆理记》《汉南北军制》《易学举隅》《周礼释疑》《山斋集》等书传世。

公元年的春天,来得很迟,冬旱连着春旱,已经农历三月了,还是草木枯黄。

易祓走完了他85岁的人生。下葬之日,云雾升腾,干旱几个月的巷子口下起了毛毛细雨,如丝如网,不紧不慢,飘了三日三夜。

乡民们传说,这是文曲星陨落,惊醒了龙王,惊动了上苍,普降甘霖,救济众生,沩水文脉,一定会延续后世。

07

我徘徊于巷子口镇巷市村古壶山下,寻寻觅觅,却不见“识山楼”踪影。

当年的“步月池”依然在,池边翠竹丛生,建有农家两层小楼房。

当地老人回忆,年前的古楼在年前还有建筑遗存,直到年大炼钢铁时才全部被毁。

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近年存在的“识山楼”,其保存的意义不在于这座房子,而是几百年来读书之风气。

从布衣百姓到金科状元,易祓的成功之道,激励着宁乡一代代学子。

“识字楼”的朗朗读书声,鞭策着宁乡学子克服困难,一心读书,立志成才。

耕读为本的平民百姓,要出人头地,要有所作为,就要努力读书。

从南宋理学家胡宏来宁乡朱良桥创立灵峰书院,到明清时期宁乡创办玉潭书院、南轩书院、云山书院等,加上各种私塾学堂,沩楚大地,晴耕雨读,爱读书、会读书的风气逐步形成。

千百年来,宁乡人读书蔚然成风。最偏远的山村,最贫困的家庭,也要喂上一两头猪,卖猪的钱用来送子女上学读书。会养猪的目的是为了会读书,会养猪才能供子女会读书。

从南宋到清末的几百年间,在易祓故里巷子口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居然出了约20名进士,被人们称为“世科里”。世科里,就是世代科举均得功名,而宁乡境内共考出50多名进士。

沩水悠悠,从沩江源出发,宁乡人才辈出。

从唐代诗僧齐己,到宋状元易祓,宋进士易开、罗仲儒、雷志勤、易丙、龙亮、易柟、刘彦举、袁仕文,到元代蒋彦明,到明清周堪赓、周采、袁经、王文清、陶士偰、陶汝鼐、黄遇隆、袁名曜、梅钟树、童秀春、王坦修,到近现代陈家鼎、周震鳞、刘少奇、谢觉哉、何叔衡、姜梦周、王凌波、甘泗淇(姜凤威)、廖树蘅、陶峙岳、周光召等等。

他们,是沩楚大地耀眼的璀璨群星,照亮宁乡一代代学子勤奋读书、开拓前行。

沩水文脉,绵延至今,继续演绎着“宁乡人会读书”的传奇。(文中图片皆为作者提供)

姜峰,本名:姜太军,湖南宁乡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当过高校教师,副教授,现供职于湖南某省直单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