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酒渣鼻好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8598835.htmlPM2.5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改善幅度全省第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8%,同比上升7.6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二。全年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余条,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1.4%,超过省定年度目标。黄河故道加快蜕变为生态水美廊道、绿色经济廊道、美丽宜居廊道、文化旅游廊道……年,宿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愿景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生态风景变身致富“钱”景。良好生态环境是宿迁最大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年以来,宿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昊反复强调,未来30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会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并将引领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的美丽宿迁。为此,全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滚石上山的勇气、如如不动的定力,加快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积极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全省率先打造美丽中国现实样板探索新路。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努力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别看这河现在清粼粼的,岸边还有树、有花,前几年河水黑臭已经成了大家的心病。”说起城区经一河水环境改善,住在附近的市民吴勇喜上眉梢。这是宿迁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给群众带来的生态“福利”。为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宿迁按照“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思路,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水平,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让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确保土壤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着眼“天更蓝”抓措施,深入开展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不断推进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深度融合的“边研究、边产出、边应用、边反馈、边完善”工作模式,突出重点区域常态化实施VOCs和PM2.5监测走航,针对性落实机动车船污染防治、工地扬尘整治等重点措施。“我们采取‘走航监测+执法检查’方式,走航监测精准锁定空气污染位置、强度和时间,现场直接转接随行执法人员对接企业,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到现场排查、处置,切实提高治气精度和实效。”据宿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增银介绍,宿迁年PM2.5平均浓度度为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改善幅度全省第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8%,同比上升7.6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二。着眼“水更清”抓投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坚持保好水、治差水、净尾水“三水统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污染治理和重点水域禁捕后长效管理,实行洪泽湖、骆马湖等重要水体污染防治跨区域联防联控,扩大污水管网覆盖面,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94万吨/天。同时,宿迁动态更新农村黑臭水体清单,狠抓畜禽粪污、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等治理,“一河一策”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全年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治理余条,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71%,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达91.4%,均超过省定年度目标。着眼“土更净”抓规范,有序开展超标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工作,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重点深化化工园区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体系项目建设,持续跟踪监测,分析研判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在宿城区运河四号桥南北公园,记者看到公园道路已改铺透水地砖,绿化区域增设了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下雨不积水,环境更清新。”市民周耀民感慨,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宿迁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完善、环境更加宜居。“宿迁横跨淮河、沂沭泗两大水系,海绵城市建设,对于统筹解决平原水网城市外洪内涝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宿迁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美丽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宿迁市住建局局长刘江介绍说,在完成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基础上,宿迁率先开展全域海绵城市建设,总达标面积达24%,超过国家20%以上的指标要求,去年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宿迁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之外,还从区域横向维度、发展纵向维度和现代化建设维度,精准把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科学布局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此外,着眼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统筹编制骆马湖和洪泽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多项生态规划,持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确保发展更加绿色、更可持续。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宿迁扎实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谋划推进自然生态修复试验区建设,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保护与治理,加快形成以“两河两湖”为核心,以市域主要水系为脉络,以湿地、花木等生态片区为特色的“一带两湖、五片八水多点”的生态保护格局。宿迁还在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的同时,实施绿色低碳综合能源示范项目,并创新集成正面清单管理、应急管控豁免等多项政策,激励企业主动提标改造,培育“绿色标杆”示范企业,主动“减污降碳”,并发挥示范作用,从源头为生态环境减负。初步测算,仅首批6家“绿色标杆”示范企业,SO2约减排吨/年,NOX约减排吨/年,VOCS约减排2吨/年。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原先的‘散、乱、小’塘口,如今建成国际大圆塘,美了乡村不说,还发展了美丽经济。”宿迁市泗洪县临淮镇通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发掘大湖资源禀赋,开发建设渔家风情古镇,每年可接待游客6万人次,这让当地经营特色民宿的马明强心里乐开了花。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宿迁年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价值评价机制,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保护补偿机制等,加快推动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就是拓展好实现“路径”的关键一招。“在探索出一条具有宿迁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之路的基础上,全市去年把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作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的重要实践,运用系统化思维加强政策集成,全力打造乡村公共空间治理‘2.0’版,建设产业有高度、环境有靓度、生活有温度的共富乡村。”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占武说。创新推进“绿富同兴”,宿迁还以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掘黄河故道独特生态优势,探索以园区为载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路径,布局“一廊两城九园九镇”的产业空间格局;探索以重点镇为载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形成产业融合、优势互补、链条延伸、错位发展的新型产镇协同发展模式。作为宿迁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重要节点镇,市湖滨新区皂河镇优化发展思路,主攻“古镇开发、水产养殖、工业经济”,全力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皂河旅游越来越热,我家生意也越来越好,腰包自然越来越鼓!”特色餐饮店九舟渔府负责人孔祥亚说。生态质量就是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宿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四化”同步一体谋划、集成推进,坚定不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全力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让绿水青山得到充分展现、金山银山得到充分体现,更高水平实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记者高云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5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