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7月27日讯(通讯员朱子斌记者高峰)在宿迁市泗洪县二里坝小区,陈殿朋老人前不久刚度过了自己岁生日。老人出生在民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去年送走了98岁的老伴,如今在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精心照料下,依旧硬朗地生活着。说起老人的长寿之道,他的五个儿女总结了二十四个字:平常心态,勤劳友善,学有专攻,饮食规律,不烟微酒,早睡早起。
陈殿朋老人虽然背有些驼,但精神矍铄
平常心态,不乱操心。老人一生低调,从不与人攀比,默默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家里遇有急、难之事,也能从容对待,从不为此发脾气。对于老伴的唠叨或责怪,他要么是左耳听右耳出,要么一笑了之,从不为家庭琐事争输赢。他曾对人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过日子不要攀比,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夫妻之间也不必争吵,因为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
一生勤劳,与人友善。老人原来住在泗洪城郊农村。那时他就是庄上有名的勤快人,不管家里家外,只要他能做到的,都是雷厉风行,从不拖延。家里农活家务事,他抢着做,且做在前面。遇有邻居需要帮忙的,他从不推辞,更多的是主动上前。多年来,他和老伴从不与人计较,不与人争吵,邻里间有矛盾时,还积极帮助化解。在两位老人的言传身教下,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一直在互帮互助中来往欢聚。
陈殿朋老人和女儿
学有专攻,全靠悟性。老人没上过学堂不识字,但学艺悟性很强。像农村建房修房、支锅修灶、安装农具等手艺活,他一看就会,甚至不会也能悟出来。在做农活方面,全庄人没有超过他的。所以庄上人都喜欢称他为“陈老好”。五年前,他还能和老伴上街买菜,自己做饭,穿针引线缝衣服。
饮食规律,不挑不拣。老人一天三餐按时准点,对于什么饭菜,从不讲究,且吃得香,但不吃多,只吃七分饱。老伴生前曾经很风趣地对人说:“俺家老陈是最好喂的!”这一生活习惯也给他带来了健康,老人一生很少生病,平医院,只要有生姜葱蒜就能对付,且立马见效。
每天微酒,从不吸烟。老人一直保持每天喝点小酒的习惯,要么中午,要么晚上,不管做啥菜,每次只喝二两左右。老人一生不吸烟,渴了喝水,寂寞了到田里转转,家前屋后走走。
早睡早起,不睡懒觉。老人每天晚上8点多睡觉,早上5点多起床,中午睡半小时左右,起居很有规律。他自己不睡懒觉,也不让儿女睡懒觉。过去种地时,天一亮他就带头到田里干农活了。
如今,陈殿朋老人经常拄着拐杖早晚到公园转转看看。平时在家看看电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老人虽然背有些驼,身子有些瘦,但精神矍铄,眼不花耳不聋,能和人正常交流。
老人对生死看得很淡,经常对人说,“像我这么大年龄,说走就走了!”尽管如此,老人一直很乐观地生活,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当他得知曾孙今年下半年要完成博士学业、走向工作岗位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