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纪念馆里的群雕,坐在长条凳上的是时任江苏分社采编室主任、农村组组长周昭先,站立者是农村组副组长王孔诚。1究竟写了什么作品,让村民30年后仍难以忘怀?记者的采访场景,被雕塑在纪念馆里!时间要回放到年,4月6日至10日,我随江苏省委领导到地处苏北的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蹲点调研。7日上午,我们忙完农活后到村部走访。在垫湖村村部的旁边,有一个名叫“春到上塘”的纪念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于是我们一同走了进去。“春到上塘”纪念馆,是垫湖村所在的上塘镇在改革开放30周年时,为纪念垫湖村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而建设的。我原本以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纪念馆,但随着参观的深入,我惊奇地发现,这个纪念馆原来与新华社的报道,与两位新华社记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占地面积并不大的纪念馆一楼展馆正中央塑了一个群雕。解说员介绍,群雕再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到垫湖村采访的场景,人物是两位记者与三位农民,其中一位记者拿着笔记本站着记录,另一位坐在长条板凳上与农民攀谈。我了解到,被塑像的两位记者,坐着的是时任新华社江苏分社采编室主任、农村组组长周昭先,站立的是农村组副组长王孔诚(两位前辈已经过世)。两位未曾谋面的前辈究竟写了什么样的作品,让这里的村民30年后仍然难以忘怀呢?原来,这个纪念馆的名字就是两位记者采写通讯的标题——《春到上塘》。我在纪念馆的展板上看到了这篇发表在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三版上的通讯,署名为记者王孔诚、周昭先。“这两位记者是上塘人民的恩人,永远都值得我们铭记。”纪念馆讲解员桑乐说出了缘由。我站在塑像前,肃然起敬。仿佛听到了记者快速记录的沙沙声和农民反映情况的急切话语……30多年前,泗洪县上塘公社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首开先河,悄然吃起了“分田单干”“大包干”的第一只螃蟹。2上塘成为记者调研富矿,也是难以割舍的地方上塘镇历来缺水,是苏北出名的穷窝窝。20世纪70年代末,垫湖村所在的上塘公社,不少生产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探索包产到户,但受制于当时的认识,他们的探索引起争议,调查组一个接一个,包产到户面临夭折的危险。穷怕了的农民奋力抗争,试图保护他们的“发明”。关键时刻,江苏分社记者王孔诚、周昭先数次深入上塘公社走村访户,了解实情。随着掌握的情况越来越多,他们决定通过自己的报道,真实反映农民意愿和包产到户的积极作用。翻开纪念馆里摆放的小册子,在“记者暗访成文章、上塘改革惊中央”一章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历史感很强的描述:他们这篇字的《江苏泗洪县访“穷”见闻》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上塘农民的改革探索,因新华社记者的报道得以继续。两位记者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追踪上塘包产到户后的变化,于年春天发表了上塘人永远珍藏的新闻名篇——《春到上塘》。这篇刊发在《人民日报》重要版面的通讯写道:“不久前,我们来到了上塘镇,街面上熙熙攘攘,集市贸易非常活跃,出售的农副产品品种繁多。我们走村串户,只见地里场头,到处晒着山芋干、玉米、豆子。跑了五个生产队的二十多户人家,除了一户之外,家家粮满囤、谷满仓,装满花生的麻袋堆成垛。有些社员家里,连堂屋、睡房的地上都堆满了粮食……”两位前辈同事从访“穷”到访“变”再到访“温饱”,上塘成为他们的调研富矿,也成为难以割舍的地方,新华社记者把上塘农民的冷暖放在心坎上,上塘农民也把两位记者的形象捧在手心上,挂在心尖上。为记者塑像!这是上塘人朴素、真挚的情感表达。省委领导得知这是两位新华社记者的塑像时,郑重地对我说,你们的前辈被这里的人民记住了,他们深入实际、敢讲真话、反映实情,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这值得你们学习啊!上塘镇百姓从当年包产到户求温饱到今天土地流转奔小康。3主题与30多年前两位前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