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记者徐其崇通讯员潘加国)中潼村是西南岗一个偏远村庄,位于泗洪县双沟镇(行政区划调整前归属于四河乡),地处淮河北侧的两省三县交界处,和安徽省五河县接壤。早些年,竹编物件斗笠、竹篮在大家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都是当地手艺人精心制作出来的。如今,竹编手艺虽然渐行渐远,但是中潼村依然有人在传承着这门老手艺。年,中潼竹编斗笠被列入泗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潼村因竹编技艺而远近闻名,追溯其历史,源远流长。清代编修的《泗虹合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中潼斗笠远销海外,闻名遐迩。该村人可操刀劈篾,户以编技斗奇,所编斗笠分大小两种规格,内层夹花纸,中层铺芦叶,表层夹牛皮纸,复涂桐油,晴天蔽日,阴天挡雨,精美绝伦,经久耐用。泗州民间曾有“潼河中潼:竹编活承载的“非遗”记忆文化宿迁的印记·村落水弯弯绕,中潼斗笠四方跑”的美谈。

相传,明朝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从北京前往安徽凤阳祭祀祖宗陵墓,耳闻泗州中潼这个地方善于制作纱帽,特命凤阳府派员前往泗州,取回几种帽样返回凤阳,呈请圣驾御览。朱由检看到送来的纱帽式样讲究、质地尤佳、手工精巧、造型别致,心中十分喜爱,遂订做千顶,限期1个月,并当即将帽银拨给凤阳知府。谁知,凤阳知府是个贪官,纱帽收下了,钱却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并说:“皇家御用之物,岂有付钱之理?”帽银被凤阳知府私吞了,老百姓只能忍气吞声,哑巴吃黄连。中潼老百姓一气之下发誓从此之后不再与官府交往,不再制作纱帽,改编织斗笠,供应给当地百姓遮风挡雨。这是关于中潼斗笠由来的传说。

40多年前,中潼很多群众都在家编斗笠维持生活。编织斗笠有专门的编织模具,首先把买来的毛竹根据用料的需要先锯成段,然后再细分为扁篾和竹丝。扁篾用来戕里,竹丝编织斗笠的面,成型后,里和面中间加上煮过的芦苇叶和用桐油浸泡过的花纸或牛皮纸,一层层铺起来,最后把边剪齐,加上盖口篾用铁丝一道道扎起来,一张精美的斗笠就编织成了。有的还在斗笠里面顶上镶一个小圆镜子。至于放圆镜子的作用,当地老人说是为了拿下斗笠时,方便整理因为戴斗笠而被弄乱的头发。

编斗笠最讲究的就是劈篾。编斗笠用的竹丝,劈起来是个技术活,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的。篾丝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斗笠的美观和质量。劈篾需要技术,以前,中潼有个编织厂,厂里能够劈好篾丝的只有寥寥几人。

中潼斗笠因为夹层里放了油纸和芦苇叶,所以不仅能在烈日下遮阳,还能在阴天挡雨。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斗笠变成了家家户户生活的必需品,不管男女老幼,晴天戴着斗笠到田里锄地施肥,阴天戴着斗笠到田野放牛割草,没太阳时就把斗笠挂在身后。

经过很多年的传承,中潼人不仅会编斗笠,还学会了竹耙、竹筛、竹篮等物品编织技艺。这些物品在过去农村都是非常实用的家庭用品。每到逢集时,街道两旁总有一段是中潼竹编产品销售区。由于中潼竹编传承了传统工艺,具有式样美观、经济实用的特点,在苏皖边界的一些农贸市场上是热门货,有多少卖多少,甚至有不少邻省、邻县的农民还过来购回去销售。可以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中潼竹编很畅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先进的产品逐步取代了落后的传统工具,竹编产品也没有幸免。虽然竹编还有部分人在做、在用,但是因为钱赚不多,继续传承的人越来越少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竹编技艺,中潼人无法割舍,目前仍有一些人家在坚守这个传统手艺。

70多岁的村民张发生和老伴武献华一直没有间断过竹编行当,经常有村民向他们学手艺。张发生说,竹编的工序非常复杂,需要十几个步骤,最关键是劈篾。锋利的刀具在张发生老人的手里特别听话,不一会儿,一根四五米长的竹条就被劈成了两半。在竖着劈完之后,劈出的每条竹篾宽度只有两三毫米宽,接下来才是最考验技术的,老人要把只有一毫米左右厚度的竹篾再均分成三层,劈成细细的篾丝,才能用于编织。

张发生老人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夫妻俩经历了竹编生意最好的时候,竹编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如今,子女成家立业,竹编便成了老两口晚年生活的乐趣,忙活一天,能编织五六个斗笠或三四个竹筛,有专门的厂家定期上门收购,每年能增加2万多元的收入。

中潼村村干部说,希望中潼竹编技艺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他们想把竹编产品向工艺品上面发展,这样才能让这门技艺在中潼传承下去。村里准备组织年轻人跟老师傅学习竹编技术,不让竹编技艺消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31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