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日前,翻阅《淮安史略》,书中在“古代的淮安”一章中提到,大约距今-年,淮安境内的先民进入了“龙山文化”时期,同期的文化遗址遍布全市,而泗洪的驼龙寺、盱眙的范家岗及涟水的杨庄遗址比较突出。这里所提到的千年古刹驼龙寺,已消逝55年,其遗址就坐落在我的家乡——泗洪县魏营镇原先射院村。
今年清明,我从镇上到老家给祖先扫墓,走在魏营先锋水库的大堤上,远远望去,只见堤坝中央隆起一段丘冈,路边竖着两块大理石碑,分别刻写着“驼龙寺庙台子遗址”“先射台遗址”几个大字。
它们虽已在历史变迁中消逝殆尽、踪迹难觅,但在我记忆的脑海里,这两个遗址属于同一个地方、且非同寻常。驼龙寺历经千年,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先射台更与三国群雄逐鹿、乱世战火紧密联接。它们在历史的风雨中走来,它们又在曲折的社会变迁中消失,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和故事?蓦然回首,历史仿佛就在昨天。
我小的时候,从年起,就在驼龙寺的中殿里开始上学读书,因此,我对驼龙寺的印象是深刻的。当年驼龙寺的大殿建筑高大宏伟,东西五间屋长,南北约三丈宽,有两丈多高,青砖砌墙,小瓦缮顶,青艳艳的样子给人一种庄严肃静的感觉。它不知是多少年前,我们的前辈们把它建在这个叫“先射台”的土墩台子上的。据老人们说,该寺原来有前、中、后三座大殿。那时,我们在中殿上课,后殿里住着一个法号叫“本善”的和尚,佛台上供奉着地藏王菩萨。
驼龙寺下面的土墩台子,是我从来未见过的一个偌大台子,顶上能容下三重大殿,约有二十丈见方。台子底脚恐怕有四五十丈见方了,高约三四丈。台子前后不远处各有一条大河流过,这样一个突兀巍峨的土墩台子托着的驼龙寺,在古泗洲地界的确不同凡响。
相传,当年驼龙寺一年四季香火旺盛,淮河北岸、洪泽湖西畔地区四邻各乡的乡绅贤士、庶民百姓都前来烧香拜佛,祈求丰收安康。新中国成立以后,就在这里办学校了。当时,我和同学曾在寺庙墙上看到一副对联:“三面高岗围古寺,两条溪水绕驼龙”。你看,寺的南、西、北三面约四五里外都是丘陵岗岭,寺前一条沟常年潺潺流水,后面沟里清水涓涓流淌。驼龙寺就处在这两条沟之间的大台子上,台子东面是一马平川的平地田野,一直延伸至洪泽湖边。
然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千年古刹驼龙寺却走到了尽头,因“大跃进”大办集体食堂和“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饥馑,老和尚不久被饿死了。驼龙寺的大庙被人们一天天地拆毁,扒下来的砖头被运到东边的官塘建农业中学去了,古老雄伟的宝殿很快灰飞烟灭,千年驼龙寺就此消失。从此,这里只剩下一个孤伶伶的庙台子。
庙台子与驼龙寺命运紧密相连,也与“先射台遗址”渊源颇深。听长辈们说,这“庙台子”叫“先射台”,是三国时吕布辕门射戟所在之处,比驼龙寺的历史还早六七百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起,袁术在淮河以南称雄,人多势大;刘备在徐州北面的小沛称雄,人少势单。袁术处心积虑地想先消灭刘备,然后再图攻居于徐州地界的吕布。刘备向吕布求援,希望吕布能帮他;袁术也派人找到吕布,叫吕布不要帮刘备。吕布洞察袁术阴谋,毅然带一干人马驻扎到魏营地界安营设宴,劝说双方罢兵。并在辕门前的大土台上立起方天画戟,拿出一支箭说:“诸君观布射戟小枝,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说罢,吕布张弓搭箭,“嗖”一声,正中画戟小枝。这样袁刘两家无话可说,于是各自收兵回家。因吕布字奉先,后人便把这个射戟台叫为“先射台”了。
辕门射戟后,袁术分裂国家,曹操从许昌出发南下,会同刘备、吕布共同讨伐袁术,曹操的30万大军从徐州到寿春(今安徽寿县)时,在距离寿春界口淮河潼河山30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也就是在现今的魏营镇境内“操兵相拒月余”。算起来,这是吕布第二次驻扎到这里。战争过后,当地就将曹操的中军帐所在地称为魏营,将刘备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刘营,将吕布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吕营,将夏候惇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夏营(现今小夏庄),将副先锋于禁的营帐所在地称为前营。可见,魏营在诸候争锋时代所处的咽喉位置有多重要。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多少代,人们将先射台下因吕布驻兵形成的村庄叫成“先射院”村了。又不知过了多少朝代,先辈又在先射台上建起了驼龙寺。
年秋天,当时的魏营人民公社党委决定在此修建一座“先锋水库”,水库大坝以先射台为基点,向南向北延伸至两头岗岭,全长多米。水库建成前后,先射院村庄也陆续搬迁到北岗岭上。
年,魏营镇政府在先锋水库大坝中段隆起处,立下两块石碑,以纪念和保护这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址。
佛教圣地驼龙寺和历史古迹先射台风雨沧桑,辉煌千年,一路走来,却最终在20世纪中叶从人们的视野中消逝。它们消逝的原因,可能有多种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今,我们这一群耄耋老人,聚在一起闲聊,说起驼龙寺被毁的经过,回忆着大雄宝殿的艺术风采,讲述着先射台的各种民间传说,既激情澎湃又百感交集。心中惟愿,有朝一日能够恢复先射台、重建驼龙寺,在这片古老悠久的遗址上重现当年盛景。(王立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