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我国南北分界线上,京杭大运河、淮河在此交汇,历史上一直为苏北地区重要城市,不仅有着悠久建制史,也是江淮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就为“漕运枢纽、盐运要冲”,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是京杭大运河沿岸“四大都市”之一。淮安,现为江苏省地级市,为新世纪初淮阴市改称。建国后,淮安市历经淮阴专区、淮阴地区、淮阴市时期,年江苏省实施“三淮一体”战略,地级淮阴市改称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改为淮安市楚州区,淮阴县改为淮安市淮阴区,三淮由此整合为淮安市,辖清河区、青浦区、楚州区、淮阴区等四区。淮阴、淮安作为政区出现的历史均颇为悠久,淮阴出现得更早一些。秦统一六国后广设郡县,淮阴县就设于秦时,隶属于东海郡,西汉初淮阴曾为韩信封邑,后属临海郡,东汉属下邳国,三国时则曾为魏国广陵郡郡治,到南北朝时更是南北双方剧烈争夺之地,为军事重镇、州郡治所,遭到了极大破坏。淮安作为政区名最早就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南朝齐时(年)曾短暂设淮安县,但淮安建制实际始自东晋所设山阳县。隋朝开皇三年(年),杨坚于淮阴县设楚州,数年后移楚州治于山阳,此后隋至元淮阴县曾数次并入山阳县,其间绍定元年(年)废楚州,改山阳县为淮安县并先后置淮安军、淮安州,咸淳九年(年)分淮阴县置清河县。元朝至元十二年(年),以淮安县一部又重设山阳县,年淮安、淮阴等并入山阳县,并于山阳县设淮安路,自此清河县独立存在。明朝时,淮安府属南直隶,仍治山阳县,清初先后属江南省、江苏省,乾隆二十六年(年)清河县迁治清江浦,自此基本辖有原淮阴旧地。中华民国建立后废府存县,山阳、清河两县分别改称淮安、淮阴,到新中国成立时淮阴县为苏北行署区淮阴专区驻地,淮安县隶属于盐城专区。年,淮阴县城单独设为县级清江市,年,淮安县由盐城专区划入淮阴专区,淮安、淮阴两县又同属一政区。年,清江市、淮阴县合并设淮阴市,年又分置,到年地级淮阴市成立前,淮阴地区辖清江市、淮阴县、淮安县及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灌南县、沭阳县、宿迁县、泗阳县、泗洪县、灌云县等。年淮阴地区、清江市撤销设地级淮阴市,原清江市行政区域改为清河、清浦两区,淮阴、淮安两县为淮阴市所辖,到年淮安改为县级淮安市,地级淮阴市、县级淮安市、淮阴县格局一直持续到年“三淮一体”战略实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55.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