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必荣杨超朱小垒张洪树赵捷顾启花周莉张国良

摘要:年,宿迁市以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为契机,以建设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为目标,加大稻米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优质稻谷订单生产、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稻米精深加工提升、品牌培育打造等全产业链建设工作,稻米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年全市稻米总产值达.28亿元,实现了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建设目标。针对稻米产业前期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本文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宿迁稻米全产链转型升级的路径。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常年种植水稻面积约万亩,总产约万t,约占全市粮食总产的48%。近年来,宿迁市以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为契机,通过大力实施“稻米标准化基地‘双百’工程、‘百万亩订单’工程、加工企业和产业品牌‘双提升’工程和高效生产‘双50’工程等四大工程”,全力推进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建设,产业的运行质态显著改善,成效显著,年全市稻米总产值达.28亿元,实现了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建设目标。截至年年底,通过“双百工程”实施推广优质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多万亩,为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优质原粮支撑;实现订单生产.2万亩,投入补贴资金近千万元。以实施“中国好粮油”项目为契机,加快培育粮食行业龙头企业,推动粮食企业打造品牌和粮食产业经济转型发展。全市有2家企业获批“苏米”核心企业,苏北粮油成为江苏省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民营稻米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宿迁优质稻米产业建设将重点围绕“种植优势区提档升级、加工集中区招大引强、公共品牌做优做响”展开,补短板强弱链,全力促进稻米全产业链协调高效健康发展。

1宿迁优质稻米全产业链建设成效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年全市稻米全产业链实现综合产值.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0.亿元,增长0.07%。其中种植端实现产值5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0.亿元,增长1.32%;稻田综合种养实现产值27.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0.19亿元,增长0.7%;稻米精深加工实现工业总产值99.03亿元,较“十三五”末增加0.02亿元,增长0.02%,实现加工增值22.37亿元,较“十三五”末减少0.亿元,减1.12%。这是在水稻季遭遇长时间多雨寡照、米价持续低迷、新稻售价偏低的特殊年景下取得的成效。

1.1强化优良品种推广种植,提升优质原粮供应占比

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年全市种植优质品种面积占比已达82.5%,较“十三五”末增加8.01个百分点。其中中高端优良食味品种种植面积.万亩,同比增加24.6万亩,增长13.71%;常规优质稻种植面积89.万亩,较“十三五”末增加10.2万亩,增长12.8%。在“宿迁籼米”优势种植区重点推广徽两优、荃两优丝苗、晶两优黄莉占、荃两优、徽两优粤禾丝苗等优质籼稻品种集中连片种植83.9万亩,较“十三五”末增加13.8万亩,增长19.67%;在“泗洪大米”“高墟大米”2个优势种植区重点推广南粳、徐稻9号、泗稻16、华粳5号等优质粳稻品种集中连片种植93.2万亩,较“十三五”末增加12.5万亩,增长15.49%。为全市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原粮支撑。

1.2推动优质水稻订单生产,促进“种—加”融合协调发展

按照“大户+基地+粮库+企业”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力推广订单生产模式,加快形成“优粮优价”定向供销关系。重点以苏北粮油、贵嘴米业、农垦米业、华源米业、诚信米业、佳隆米业、金龙粮食、中垦米业、中谷米业等30家加工企业作为订单生产的主导单位,以沭阳、宿豫等粮食收储企业为补充,在三大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建立订单生产基地。年实现订单生产.2万亩,较“十三五”末增加11.72万亩。订单收购稻谷价格2.9~3.1元/kg,较市场价高出0.2~0.3元/kg,订单种植主体亩增收~元。逐步形成了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订单生产模式,为全市稻米产品的提档和附加值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1.3加大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应用,提升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水平

围绕规模化、机械化、绿色化、融合化生产需要,加大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模式集成推广应用。一是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年全市集中育供秧占比达41.3%,较“十三五”末提高了8.3个百分点。二是推广毯苗中苗机插综合配套技术。年示范推广毯苗中苗机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41.7万亩、水稻机插侧深施肥技术11.2万亩,分别较“十三五”末增加5.5万亩、8.6万亩。三是推广“水稻+N”绿色高效种植模式。年全市实现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4.2万亩,稻经轮作达到14.15万亩,保持基本稳定。水稻关键环节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保障了水稻产能的稳定和稻田综合效益的提升。

1.4开展宿迁籼米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稻米标准体系

在“十三五”制定发布了《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操作规程》《优质长粒籼稻生产技术规程》2个地方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宿迁籼米》技术规范基础上,年新制定了《宿迁籼米—稻谷种植技术规程》《宿迁籼米—稻谷》《宿迁籼米—大米加工技术规范》《宿迁籼米—大米》4个团体标准,基本构建起了宿迁优质稻米标准体系框架,为全市稻米全产业链推行标准化生产提供了遵循。

1.5聚焦稻米产业链建设,破解制约产业高效发展瓶颈

围绕打造“全国优质稻米精深加工基地”和原粮就地精深加工目标,提升精制大米加工水平,发展稻米油、米粉、米线、重组米、自热米饭等稻米深加工产品,加快推进宿迁稻米由“好米”向“名米”“名品”转变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补链、强链和延链工作。一是实施新品种创新推广工程。宿迁农科院、中江种业、瑞华农业、欢腾农业等育种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强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广东省农科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等水稻育种科研院所、龙头种业开展合作,年已有4个水稻组合参加品种审定区域试验,欢腾农业创新选育的沭优49、沭优54等高产优质长粒型籼粳交品系,因食味佳、外观好为宿迁水稻品种制约瓶颈实现本土突破带来了极大希望。充分利用市内4个省水稻产业体系示范基地和宿迁籼米地标保护工程三新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平台,加强优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和因种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新集成,年引进示范展示水稻新品种(系)81个,其中新建的宿迁籼米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引进国内优质籼稻品种(系)26个进行试种评比,集优质与香味于一身的青香优19香新品种脱颖而出,引起业界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