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裴凌曼肖伟伟

“85后”的强薇是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泗洪县重岗街道后陈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从一名企业白领到农村基层干部,强薇带领农户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甜蜜”事业,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生活。

小身板大能量

强薇今年34岁。年,大学毕业后就职于安徽省某房地产企业。8年的房地产企业工作经历,在增长人生阅历的同时也锻炼了她艰苦奋斗的意志。

年8月,强薇成为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正当强薇去报到时,却遭到了质疑。

“我说,小姑娘,大学里学过种地吗?”面对老乡的质疑,强薇脸一红,脸上只能笑笑,而心里却思考着如何才能当好一名“返乡兴村新村干”。

回家后,强薇脱下高跟鞋,换上运动鞋,原本时髦的披肩长发也用一根橡皮筋扎了起来。为了尽早了解农户所思所想,强薇挨家挨户走访,了解他们的需求。

后陈居委会有余亩土地,因为土地贫瘠,采取传统种植方式耕种,经常是本都收不回来。经过多次咨询农业专家,强薇决定带领农户栽植石榴等林果,带动传统种植向新型农业转型。

年11月,强薇带领6户农户成立了重岗山红土坡石榴种植专业合作社。年3月完成了余亩石榴栽植,带动短期就业60余人,长期就业12人。因前3年果树没有收益,于是采用林下套种优质红蜜薯、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方式,缓解了农户的资金压力。到了年,种植的红蜜薯实现了亩均收益1万余元,石榴等果树丰产后,实现亩均收益2万余元。

吃出来的“淘宝”经

“我是一个‘吃货’,一次偶然在淘宝上发现,有一种红蜜薯销售特别好,别的地方能种出这么好吃的红蜜薯,我们本地能不能种植呢?”强薇说,通过购买不同产区的红蜜薯回来试吃对比,最终决定从烟台甘薯研究院采购薯种回来育苗、试种。

强薇告诉记者,因为田间管理不及时,在传统种植出来的红薯薯块有拳头大时,新品种红蜜薯还像个胡萝卜,父亲在连着拔了十几米的红薯秧之后不干了。

这可怎么办?情急之下,强薇下决心边学边干。后来,通过烟台甘薯研究院的技术支持,终于熬到了收获期,亩产达多公斤,实现了亩收益超1万元。

红蜜薯上市后,收获很多好评,很多网友在网上、朋友圈下单购买,一下子成为“网红”农产品。

而当地老百姓再也不观望了,纷纷进行尝试种植。于是强薇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并积极筹建红薯休闲食品加工厂。

后陈居委会有不少居民种植葡萄,可效益无法提升。为了帮助种植户提效增收,强薇邀请在扬州大学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的钱卫卫回到家乡,免费教授种植户技术,更换葡萄品种,并用统一品牌进行销售,变高产为优产。如今当地葡萄亩均增收超2万元。

强薇告诉记者,现有的红蜜薯及葡萄种植基地,可以吸纳长短期就业70余人,人均增收余元。

赤诚之心赢民心

在居民经济收入得到改善的同时,强薇又把精力放在后陈居委会人居环境改善上。强薇带领大家拆除旱厕、废弃圈舍余处,清理积存垃圾余吨,清理道路及水体余米。新建公厕两处,将后陈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旁的破旧花园改建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环境好了,群众的笑容也多了。

后陈居委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紧依重岗山脚下,山上既有适合栽植石榴等果树的坡地,还有观赏价值很高的丹霞地貌,以及牛夹谷、红头山上古战场、紫云洞等众多传说。强薇介绍,当前正在对重岗山区域的余亩土地进行流转,目前已完成80%,借助土地流转,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16万元,计划到年,将后陈居委会建设成山青、水绿、民富的生态家园。

强薇,像开在重岗山上的“野蔷薇”一样,饱含对家乡的深情,散发着青春的光和热,用一股只争朝夕、奋力向前的干劲努力着,奔跑着,冲刺着。

本文来源:宿迁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