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毗陵驿,“毗陵”是常州一个重要的曾用名。(视觉中国供图)

翻开一张江苏地区的古地图,细心的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江苏古地名中,以“陵”字为地名后缀的有多个,13个设区市中,有多达四个城市的曾用地名就包含这个“陵”字,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密码呢?

“金陵”“秣陵”是南京的曾用名,“毗陵”“延陵”“晋陵”是常州的曾用名,“广陵”是扬州的曾用名,“海陵”是泰州的曾用名,“平陵”是县级市溧阳的曾用名。如今,扬州市有广陵区,泰州市有海陵区,南京市江宁区有秣陵街道,常州市天宁区有兰陵街道,苏州市吴江区有松陵街道,丹阳市有延陵镇,扬州市江都区有宜陵镇。而在汉代,今泗洪县附近设过“睢陵县”,今淮安市洪泽区附近设置过“富陵县”等等。

“陵”成为江苏地名中较为常见的后缀词,这一地名文化颇值得玩味。那么,这个“陵”究竟包含怎样的含义?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坟墓”。在古代,“陵”可以指帝王陵墓,在近代,也用来形容伟大人物的墓葬,比如位于江苏境内、举世闻名的南京明孝陵、中山陵、南唐二陵等。“陵”字的这种含义,在江苏地名中亦有反映,丹阳市陵口镇,就是指此地坐落于南朝萧梁两代帝王陵墓区的入口处,故称“陵口”。但显然,金陵、延陵、海陵等地名中的“陵”并非指帝王陵墓的含义。

“其实,陵成为地名后缀,不单单出现在江苏,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更为常见。”南京出版社副编审、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徐智告诉记者,先秦典籍中,“陵”字出现得较多,归纳起来有四种意思,一表“高地”,二表“侵犯”,三表“衰微”,四表“凌驾”,而用在地名中,基本上都是“高地”的意思。

目前可查到典籍中提到的最早一个含“陵”字的地名,记载于《尚书》:“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此处首次提到“东陵”,推测应在长江流域一带。《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下湿曰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许慎《说文解字》也说:“陵,大阜也。”可见,“陵”的本义就是指比较高的山丘、山冈、高阜。

进一步检索先秦文献,你会找出东陵、西陵、鄢陵、郢陵、召陵、杜陵、零陵、夷陵、辰陵、桂陵、武陵、江陵、安陵、竟陵等包含“陵”的地名,而楚地出土的战国竹简中也包含着一大批含有“陵”字的地名,如漾陵、长陵、南陵、襄陵、安陵、昜陵、子陵等,上述这些地名分布在今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这些区域几乎都属于先秦时楚国的领地。

“可以认为,‘陵’在楚国人的语言中,是‘高地’‘山冈’的意思,楚人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江南丘陵地带,他们将地貌特征引入地名,产生了若干包含‘陵’字的地名。”徐智说。

有学者做过统计,在河南,出现过个含有“陵”的地名;在湖南,出现过97个含有“陵”的地名;在湖北,出现过72个含有“陵”的地名……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江陵、鄢陵、兰陵、宁陵、零陵、武陵、巴陵、醴陵、竟陵、铜陵等。楚国语言用“陵”形容高地的现象,甚至在少数民族语言中也有反映。

从春秋到战国,楚国都是国力强盛的大国,曾控制如今江苏省辖区内的大部分地区,最迟到战国晚期,楚国在江苏大部分地区施行了郡县统治。公元前年,楚国击败越国,如今南京这片区域成为楚国领土。楚威王在此建造一座城池,取名为“金陵邑”,“邑”是指卿或大夫的封地,“金陵”是这座城邑的名称。“金陵”是江苏省境内出现的第一个含有“陵”的地名,而这座城池正是建在今天的南京市清凉山一带,也就是楚人眼中的“陵”(大阜、高地)。至于“金陵”为何称为“金陵”,历来有“埋金说”“因山立号说”“产金说”“采金说”四种说法,虽争论不一,但“陵”字是指山冈、高地却是毫无疑义的。

公元前年,楚怀王在今扬州城北地势较高、“广被丘陵”的蜀岗一带筑广陵城。《说文解字》:“南北曰袤,东西曰广”,蜀岗的走向是由西向东,这个城邑因此被称为“广陵”,成为扬州最早的名称之一。楚国灭亡以后,将“陵”引入地名的做法并没有消失。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在今南京地区设秣陵县,“秣”是牲口的饲料,“秣陵”就是种植草料养马的山陵。多数学者认为,这个名称含有秦始皇贬抑楚国“金陵”,降低南京地位的用意;秦汉时,又在今天的泰州地区设海陵县(也写作“晦陵县”,“晦”“海”古代相通),即“以其地高阜而又傍海得名”,“海陵”之名使用至今。

徐智认为,这一批“陵”字进入地名,是楚地区域地名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地处长江流域的江苏境内,这些含有“陵”的地名至今还在使用,是楚文化对江苏地域文化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表现。

(新华日报记者于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285.html